帮母亲重新站起来
帮母亲重新站起来
本报记者 俞琪 整理
在湖州市德清县禹越镇三林村中家舍,谁都没有想到,戴掌珠老人还能重新站起来。而这一切,与她的儿子戴金祥有关。
58岁的戴金祥,一家4兄弟,他是大哥,父母一直跟他同住。
2014年6月31日晚上12时,戴金祥的母亲戴掌珠起床上厕所,还没下床就“砰”地一声摔倒在地,不省人事。医院给出的诊断是,老人突发脑梗塞,全身瘫痪。这意味着戴掌珠将口不能言,腿不能走,今后的日子可能在床上度过。
但医生也告诉他们,一般来说,突发脑梗塞,如果接下去的两个月里,能够给予病人大量的康复训练,还是有一丝机会让病人恢复一些自理能力的。医生的建议给了戴金祥一家希望。
尽管戴金祥工作忙,但仍然坚持每天抽出3个小时,推着轮椅,带母亲到村子里散步。
“医生说,每一次碰撞,都是对她的一次神经刺激,可以看作是对她大脑的一次锻炼,能促进恢复。”戴金祥说,所以他会尽量带母亲走崎岖小道,选择这些路会让他花费更大的力气,但他说只要能有利于母亲的康复,自己累点没关系。
在戴金祥的坚持下,7个月后,奇迹出现了。戴掌珠竟然可以在他的搀扶下起身走几步了。虽然还不能完全靠自己行走,但相比之前,已有了巨大的进步。这让全家人都很兴奋,母亲能够康复的信念也更加坚定了。
如今,戴金祥的母亲已不需旁人搀扶,拄着拐杖就能在村里散步了。
惊喜不仅于此,在坚持康复一年半后,母亲能够发出“嗯嗯呜呜”的声音,这给两人间原本沉默的交流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戴金祥说,母亲不会说话是照料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在脑梗塞后的一年半里,他都是靠猜来推测母亲的意图。有一次,戴掌珠想让戴金祥把箱子里的衣服拿出来换,就到戴金祥面前挥了挥手,戴金祥绞尽脑汁都不知道她要干什么,只能一样样地猜:“剪指甲?洗脸?出去走走……”猜了很多次,才知道母亲要自己做什么。
如今,这对母子已是默契十足,有了自己的“语言”。戴掌珠十指微曲,嘴中发出“嗯嗯”的声音,儿子就知道母亲要剪指甲了;母亲指着柜子“嗯嗯啊啊”,戴金祥当即就明白母亲想要加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