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7版:风尚·潮流

爸爸那个年代为了臭美疯狂“造假”

  爸爸那个年代为了臭美疯狂“造假”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爸爸爷爷们想要追求时髦的心拦都拦不住。如果你不信,下面这些分享给你们。

  没有衬衫那就“造假”

  上世纪初,老外们注重剪裁和修身的套装,彻底改变了中国城市人的出街风格,很多男人们脱下了长衫,想法儿给自己弄一套西式套装。特别是最早开放门户的上海,穿西服成为了沪上男士的“体面事体 ”。

  但穿西装的标准配置是白衬衫,很多想赶时髦的普通百姓买不起。假装自己有白衬衫,也不失为一种办法。

  勤劳勇敢的上海市民们灵光一闪,借鉴了欧洲19世纪方便拆卸浆洗的假领子。精打细算的上海人于是“脑洞”出了假领子这种玩意儿。

  假领子,又叫“节约领”、“经济领”、“假领头”。假领子不是真正的服装,只是一件领子而已。它有前襟、后片、扣子、扣眼,只保留了内衣上部的小半截,穿在外衣里唬人,跟穿了衬衫没有两样。

  爱美男子都拥有多个节约领。夏季、早秋、晚春,他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假领子搭配不同的外衣,伪装自己过着精致男孩的生活。虽然里面穿着打补丁的旧衣服,但是翻出雪白的领子,就让人一下子精神起来。

  其实,它能流行起来,是因为那是个物资紧缺,集中供给布料的年代。1954年9月,国家开始发行布票。每人每年最多能用棉布8.9米,最少时只有6.9米。而光做一个长袖衬衫,就要用1.5米布。

  这种情况下,做一件衬衫是非常奢侈的。因此也造就了假领的风靡。做一个节约领只需要一些边角料,不会耗费布票。所有人都把领口弄得很严实,你常常可以看到盛夏时节,在公园约会的小男生即使满身大汗,都不愿意脱去外套;而上体育课的学生,会在去更衣室之前,把假领子摘掉。大家互相打掩护,对这种心知肚明的尴尬一声不吭:因为谁也穿不起真的衬衫。

  如今,这个消失了几十年的老物件又卷土重来,成为了年轻白领们追赶的潮流。当年的“假领子”以白色尖领一种为主,而现在的时髦“假领子”就改良了许多,款式有小圆领、元宝领、牛仔布领等。

  为何“假领子”卷土重来成为时尚?这主要是受日韩服饰潮流影响,韩剧里主角的卫衣里都喜欢露出一个领子,显得很有范儿。而现实生活里,在毛衣、卫衣里面再穿件衬衫显得挺臃肿,每天清洗衬衫也比较麻烦,而用一个“假领子”,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了。

  拍照缺景那就“造假”

  除了在服饰单品上的脑洞大开,父辈们也用“照骗”的形式来秀出真我风采。

  老一辈照相馆里的假背景堪称摆拍的最强道具,那时的人们不能像今天一样轻松飞到任何地方,照相馆就会准备各种布景道具,让人们能够完成一种时空的穿越,上天入海走八方,在影像中实现酷炫的梦想。

  从天安门壮观的城楼,到新中国的建筑奇迹南京长江大桥,都曾经是照相馆里被无数次翻牌子的假景。父辈们物资匮乏,交通也不是很便利,衣食住行的水平都有限,玩一点“假时尚”倒不失为一种过日子的乐趣。

  如今大家对“造假时尚”的态度就十分不屑了,假衣服、假鞋、假脸一不小心就过上了塑料的生活。就算是比“假”,也没有父辈们那种纯纯的感觉了。 本报记者 陈逸清 整理


浙江老年报 风尚·潮流 a0007 爸爸那个年代为了臭美疯狂“造假” 2018-06-01 浙江老年报2018-06-0100005;浙江老年报2018-06-0100006;浙江老年报2018-06-0100007;7425036;浙江老年报2018-06-0100008;浙江老年报2018-06-0100009 2 2018年06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