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生命·故事

文章导航

5年送出1000多顶妃妃爱心帽

让温暖与尊严延续下去

  5年送出1000多顶妃妃爱心帽

  让温暖与尊严延续下去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孙美燕

  “天热起来了,我们会做一些薄的帽子,透气,戴起来更舒服一点。”这两天,53岁的慈溪人叶妃妃和小姐妹吴丽萍又做了一批漂亮的手工棉质帽,时尚百搭。她说,等8月去浙大妇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复查时,她要把这些帽子带给需要它们的病友。

  据说,5年来,叶妃妃坚持定期给乳腺癌病友们送帽子,到现在已经超过1000顶。在她看来,帽子是饰品,更是面对生活的自信和寄托。

  长发是女人的荣耀 化疗却让她一度怕出门

  叶妃妃和很多乳腺癌患者的遭遇相似,2013年9月,她无意中摸到自己乳房左侧有一个肿块,到当地医院检查。手术后的切片显示,她患了早期乳腺癌。随即,叶妃妃转到浙大妇院外科进行化疗。

  得病前,叶妃妃长发及腰,跟随她20多年的秀发是她的心头爱。但第一次化疗结束后,她便开始大把大把掉头发。“干脆剃个精光算了,每天掉头发更难受。”下定决心剃了光头后,叶妃妃一度不敢走出去,怕别人用异样的眼光看她。

  做布料生意的小姐妹吴丽萍看出了妃妃的焦躁,于是要来一个帽子模板,用碎料剩余缝制起来。这款帽子主要由8块棉质布料拼接而成,透气吸汗,双层,帽檐特别低。后面延伸出一块可以挡住后颈,有带子可以调节松紧,可以绑成蝴蝶结。戴上了这顶帽子,叶妃妃一照镜子大呼:“好时尚啊!”

  来回6小时 帽子传递爱心

  第二次化疗,叶妃妃带着4顶帽子回病房。病友们无比羡慕,纷纷向她咨询买帽子店铺的链接和地址。叶妃妃便把3顶帽子分送给了病友。

  “有些病人会选择假发,但不透气、闷热,尤其是夏天,戴着很难受的。”大家期盼的眼神,叶妃妃非常理解,感同身受,“缝制帽子送给病友,让她们也能找回女人的自信。”回到老家后,叶妃妃把这个打算跟好姐妹吴丽萍一说,得到了好朋友的支持。

  说干就干,吴丽萍负责帽子的制作,每次50多顶,叶妃妃则在化疗期间在慈溪和杭州两地运送,来回一趟需要足足6个小时。2014年1月24日,叶妃妃结束治疗后依旧延续着爱心。

  浙大妇院外科护士长姚雪英告诉记者,外科治疗室里,摆放着一只篮子,里面装满“妃妃的爱心帽”,患者进行第一次化疗的宣教时,医护人员就会送上帽子。平时也在治疗室放上一筐爱心帽,患者需要的时候可以自取。

  “天使”既是志愿者

  又是患者

  浙大妇院有个志愿者团队,叫“天使美丽”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6年4月21日。现在,团队共有14人,平均年龄50岁,最小的44岁,均是杭州本地人。前不久,她们刚刚获得第十一届“杭州生活品质·健康生活点评最佳现象奖”。事实上,她们还有一个很特殊的身份——乳腺癌患者。

  现在,在浙大妇院外科病房,除了妃妃爱心帽,14位志愿者也会定期到病房,鼓励帮助病友。5月15日下午,陈晓霞和姐妹们分别来到几位刚接受完治疗的病友病房,帮助她们疏解紧张的情绪。一位患者术后两个月,一直很难接受头发掉光这件事,整夜睡不着觉。“你看看我们,现在不都长出了漂亮的头发?这需要一个过程的,要努力面对,正视它。”陈晓霞是志愿服务队队长,她“现身说法”,情真意切。

  据了解,服务队所有成员都经过浙大妇院外科6次专业心理师培训和多次肿瘤防治知识培训,每个月的第2周,志愿者会通过群里报名的形式,安排4名志愿者到外科病房进行志愿服务。”陈晓霞说,需要沟通的对象,都是前一天医护人员进行询问后定下的。“希望新患者能看到她们现在积极的样子,让她们建立起信心。”

  陈晓霞说,采访当天,妃妃新的一批50顶爱心帽又寄到了乳腺外科。


浙江老年报 生命·故事 a0006 5年送出1000多顶妃妃爱心帽 2018-05-18 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07;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08;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09;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11;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12;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14;浙江老年报2018-05-1800015;7282459 2 2018年05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