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盯上在校师生
浙江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教育活动
本报记者 苗露 通讯员 陈谊 徐敏
经济犯罪盯上在校师生
浙江开展“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教育活动
本报记者 苗露
通讯员 陈谊 徐敏
临近毕业想找工作,却误入传销;在校期间想打工赚钱贴补家用,却遇到了诈骗;仗着义气借钱为朋友还贷,谁料遇上了套路贷……这样的故事听起来似乎很遥远,其实诸如此类的危险一直潜伏在孩子们身边。
今年5月15日,是第9个全国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5.15”宣传日,也浙江省第11个打防经济犯罪宣传日。
为此,省公安厅和省教育厅联合开展打防经济犯罪暨“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大学校园行活动,号召全民参与校园防范经济违法犯罪活动。
经济类犯罪
魔爪伸向在校师生
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破经济犯罪案件1090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080多人,涉案总价值310多亿元,挽回经济损失90多亿元。其中,立非法集资、传销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180多起。
这些案件中,受害人、参与人中不乏在校老师和大学生,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受各种因素影响、诱惑,帮助犯罪嫌疑人进行违法活动,甚至演变为一名犯罪分子,让人感到揪心,更让家人、老师、朋友痛心。
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王建表示,有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因受很多因素影响、诱惑,帮助犯罪嫌疑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甚至成为一名犯罪分子。为此,全省各级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加大对传销、非法集资、校园贷、投资理财诈骗等大学校园易发多发案件的查处力度。
你看中别人的利息
别人盯住你的本金
近年来,网络传销违法犯罪,尤其是以“微商”“金融互助”“旅游互助”“众筹创业”“爱心慈善”“虚拟货币”等创新项目为名义实施的新型网络传销违法犯罪活动有愈演愈烈趋势。非法集资风险爆发,传统非法集资高位震荡,新型非法集资“异军突起”,表现出“线下向线上、实体向虚拟、关联向发散”的演化特征。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丁天乐表示,通过本次活动,要给大家种下“疫苗”、打个“防疫针”,面对各种所谓金融创新、一夜暴富、高回报投资理财的诱惑,要牢记非法集资活动实质是“你看中别人的利息,别人盯住你的本金”,传销实质是“天上无馅饼,地上有陷阱”,投资理财实质是“制造盈利假象,混淆视听,引人入彀”等经济犯罪规律。只有掌握了这些常识和技能,才能对各种违背基本经济规律的所谓“高回报”保持高度警惕,面对诱惑多一份清醒,面对侵害多一分自我保护,才能免受经济犯罪的不法侵害。
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
面对非法集资、网络传销等突出的经济犯罪问题,丁天乐指出,预防教育是减少犯罪最有力的办法。
各级公安经侦和教育部门将利用近两个月的时间,对全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开展一次全面的防范经济犯罪、“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教育。
在此期间,派出所和社区民警将协调有关部门和学校,组织社会力量,将防范宣传前移到大学校园,前移到社区、村庄,前移到广大师生及家长中去,及时发布预警,提供防范指导。
同时,各高校将实施多措并举管控涉校网络信贷、电信诈骗、传销等涉经济犯罪行为。建立健全校园预防经济犯罪行为实时预警机制,及时以电话、短信、网络、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发布预警信息。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教育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稳定就业心态,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和自主创业,增强防范意识,防止参与各种非法经营活动,有效预防免受经济犯罪的不法侵害。
活动启动仪式上,省公安厅和省教育厅共同成立了“拒绝诱惑,做自己的首席安全官”的青春志愿者队伍,队伍由经侦民警和学生志愿者代表共同组成。
“很荣幸能成为志愿者队伍的一员,我们自身首先要学习关于打击经济犯罪的相关知识,再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同学了解这方面更多的知识,让我们的校园更加纯净,拒绝诱惑,拒绝经济犯罪。”作为志愿者中的一员,来自浙江警察学院的大三学生刘可意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