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艺文·焦点

两位私人博物馆馆主讲述别样人生

敢不敢像我这样为“藏”痴狂

  本报记者 张伟群

  浙江省文物局网站最新公布的《浙江省博物馆(纪念馆)名录》显示,全省非国有博物馆(即民营博物馆)已经达到122家,占全省博物馆总数的四成多。这其中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所有的私人馆,另一类是有企业、机构背景的博物馆。

  而第一类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些私人博物馆的创建者,基本上都是因为喜爱收藏某个门类,继而办起博物馆,并向社会开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这些馆主往往有些“痴”。

  古砚是他的另一个孩子

  在观潮胜地海宁盐官,古镇景点正在封闭维修,景点旁的晴雨楼藏砚馆门口还是挂着“全年开放,凭身份证可免费参观”的牌子。刷身份证进入馆内,感应灯光忽地亮起,一个跨越2000多年的古砚世界呈现在眼前。

  这个1700多平方米的展馆藏有1800多方古砚,年代从汉到清,几乎就是一部完整的“古砚史”。它们大多通体漆黑,却在灯光下发出岁月的光辉,自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叫人心潮涌动。

  晴雨楼的主人叫朱曙光,今年55岁,曾从军19年,转业后回到海宁。朱曙光的孩子是1989年出生的,而他也是差不多同时开始收藏古砚,在他眼中,那一方方亲手抚摸过的古砚就像他的孩子一样。

  每一方砚台收集起来都不容易。2007年,朋友告诉朱曙光有一方古砚在市场上出现,朱曙光马上赶到,砚却被另一个藏友抢先买走了。那是一方宋代的歙砚,有一尺长,这在宋代也很难得,也是朱曙光手上没有的类别。他越看越喜欢,年年去那个藏友家里看这方砚。6年后,藏友被感动了,把砚转让给了他。

  “这些砚得来不易,如果没个固定的场所去保管、展览,它们可能会重新流散。”带着这个担心,朱曙光东奔西走,最后,海宁盐官观潮景区通过招商引资促成了藏砚馆落户,成为国内第一家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古砚专题收藏馆。

  他的人生就在照相机里

  76岁的高继生从小喜欢照相机。他收藏的第一台相机是在1960年花30元买的德国蔡司,当时他在当代课老师,这30元是他的第一份工资,相机到手后,他和母亲不得不喝了两个月的稀饭。

  1986年,高继生相继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办了10家照相馆和器材店,但赚来的钱几乎都被他用于购买相机。1989年,他用开店赚来的2万多元,北上天津购买心仪已久的英国罗斯相机。

  住了3天小旅馆,啃了9顿大饼馒头,高继生软磨硬泡,硬是把价格从3万元砍了下来。当相机运回杭州,妻子说:“这么个破木头要两万元啊? 100平方米的门面房,也只要两万元啊!”

  上世纪90年代初,大批外国人来中国淘相机,甚至在报纸、杂志上大做收购广告。高继生坐不住了:“很着急,中国的精品相机不应该流失到国外。”

  1993年5月18日,在朋友的帮助下,在绍兴路长木村拆迁过渡房里,高继生挂起了“杭州高氏相机收藏馆”的牌子,后改名为“杭州高氏照相机博物馆”。这算得上是中国第一家照相机博物馆,也是杭州最早的民办博物馆。

  只希望它被多看一眼

  朱曙光说:“每一个砚台都有积淀,每一个都是宝贝。”

  高继生说:“每一台相机都有故事,每一台都很珍贵。”

  朱曙光夫妇过着简朴的生活,与价值不菲的藏品和面积偌大的晴雨楼极不相称。不断有企业和机构想要买下朱曙光的古砚乃至整个博物馆,但每次他们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2005年,高继生的儿子要结婚,但他拿不出给儿子买婚房的首付。而他手里的1000多台老相机,有不少一台就抵得上一套甚至几套房。但卖相机就是割高继生的心头肉,小两口理解父亲,在不到3平方米的阳台上搭了张床,没办婚礼。

  朱曙光开了微信公众号“晴雨楼藏砚”,传播古砚文化。开馆6年来,他的晴雨楼共接待参观者30余万人次。

  高继生的相机们每日7时准时迎客,至今已接待了30多个国家的40余万人,吸引了国内外百来所学校的学生,收藏界、摄影界的多位著名专家来调研过,多家国家级媒体来采访过。


浙江老年报 艺文·焦点 a0002 敢不敢像我这样为“藏”痴狂 2018-04-17 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06;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07;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09;7034435;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11;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13;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14;浙江老年报2018-04-1700015 2 2018年04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