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褪色的芳华
一部《芳华》掀起一阵“回忆杀”。
这个让导演冯小刚惦记了40年的题材,是他对逝去青春的祭奠。
正如他在纪录片里说的:“别的导演一上来就拍青春,我过了几十年再来回望,经过沉淀,有更深的体会。那是个崇拜英雄的年代,年轻、一腔热血。”
冯小刚的青春故事,也是经历过那个年代人的青春故事。
当与昔日文工团战友重聚之刻,尽管20多年未见,冯小刚依然能脱口而出对方的名字,“文工团的生活在我的脑子里面是一个有色彩的这样的记忆。”
和以往影片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受众定位在45岁以上人群。《芳华》讲述的正是上个世纪70至80年代,部队文工团青春洋溢的少男少女们之间复杂纠葛的命运故事。
事实上,的确有一批又一批“银发”观影团走进影院。电影里铺呈的大片阳光,衔接着各种那个时代的歌曲,让“银发族”恨不得跟着主角们一起唱、一起跳、一起醉。
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歌。特别是当影片结束,片尾曲《绒花》响起时,大家凝神静气,舍不得离开。
似乎能感觉到,有人在小声抽泣,有人在抹眼角;有的人感触自己经历了那段轰轰烈烈的战争,有的人感慨虽身处和平年代,始终默默奉献。
无论如何,那段美好又残酷的芳华,在这个寒冷的冬日,温润了我们每个人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