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万象

公安部“贯彻十九大 开创新监管”巡回演讲团到浙江

我省民警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令人动容

  公安部“贯彻十九大 开创新监管”巡回演讲团到浙江

  我省民警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令人动容

  本报记者 苗露 通讯员 陈谊

  “有一种民警,叫做戒毒民警。有一种教育,叫做康复教育。有一种约定,叫做脱毒约定。而背后,是满满的奉献、救赎、执着、担当,还有守望。”日前,公安部“贯彻十九大 开创新监管”巡回演讲团来到浙江省公安厅,来自杭州市强制隔离戒毒所的程玲玲为台下的民警与监管代表们,动情地讲述了同事何英云的守望故事。

  10年前,胡夏(化名)因夫妻感情问题,开始吸食海洛因。刚入所时,犯瘾的痛苦、丈夫的背叛、家人的冷漠,令她生无所恋, 竟以撞墙自伤自残。

  在主管管教何英云和医务人员的悉心教育治疗下,胡夏逐渐戒除了毒瘾,重拾自信与开朗。但无论管教如何苦口婆心,她仍然不肯与家人联系。

  通过细致了解,何英云得知胡夏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性格倔强,不允许生活中有一丝污点。而胡夏也与父亲性格相仿,这对倔脾气的父女虽同在一个城市居住,却多年没有联系。

  为了让胡夏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何英云积极主动地搭建“桥梁”,联系了胡夏的父亲。起初,电话总是被挂断,但何英云没有放弃。

  慢慢地,胡夏父亲的态度有了改变。他不再挂断电话,虽然沉默着,但何英云知道老人在静静聆听。每次通话时,她就让胡夏站在身边,等待时机。

  当老人第一次主动问到女儿时,何英云把话筒一把塞到胡夏手里,鼓励着:“快叫爸爸,爸爸在问你话呢,快叫啊!”

  胡夏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电话,大叫一声:“爸!”紧接着嚎啕大哭起来,一个字也说不出。

  这一声迟到的“爸”,让父女俩重新有了联系。父亲终于肯原谅女儿,答应让女儿回家居住,重新开始。

  出所前,何英云交给胡夏一个红色的小礼盒,里面是15张小纸条,都是关于家庭、交友、情绪控制等方面的叮嘱建议。

  然而,胡夏出所后不久,竟与父亲再次闹僵。年近八旬坚强的老军人被气得住进了医院,胡夏也离家出走,对何英云的回访更是躲躲闪闪。在这个过程中,何英云依旧没有放弃,最终让胡夏体会到了亲人的温暖。

  如今的胡夏家庭幸福、生活美满,事业也小有成就。她依旧牢记着何英云的办公室电话号码,因为这是她在过去10年中的精神支柱,那礼盒里的“心灵鸡汤”,也是她与何英云一辈子的约定。

  据了解,本次巡回演讲活动由公安部监管局、宣传局联合举办,历时近一个月,首站从北京出发,先后到沈阳、天津、石家庄等10个城市进行巡回演讲,演讲团的成员是全国监管部门演讲比赛的获奖人员。浙江是巡回演讲的第7站,10位选手中的7位选手在浙江站演讲。

  《为心解锁》《橄榄叶》《守望》3个演讲,讲述了公安监管战线上无数民警对责任使命的无限追求,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将平安进行到底》《我的青春日记》的演讲,从公安监管工作中的一点一滴细节,看到了公安监管民警坚守理想信念与拼搏向上的榜样形象;《夏天,我们去旅行》的演讲,诠释了公安监管民警坚毅坚强和侠骨柔肠的一面,引发了现场民警的阵阵共鸣。党的十九大代表、天津市第一看守所民警李琨《为心解锁》的演讲,以最朴实、最普通、最直接的纪实方式,生动地再现了监管战线民警真实工作和生活,引发了广大监管民警的热议。


浙江老年报 万象 a0003 我省民警不抛弃不放弃的故事令人动容 2017-12-22 浙江老年报2017-12-2200005;13049754 2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