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平阳老街
感受明代原生态民居生活
走进平阳老街
感受明代原生态民居生活
老街是城市繁荣的印记,是精神文明的载体。“浙南乌镇”当仁不让属于平阳顺溪古镇顺溪上街。拥有平阳保存最完善的明清古街以及一大片浙南大屋,古宅,石头房,俨然一个“浙南明清古建筑活化石”。是望族陈氏八房兄弟在明末清初迁入始建,后陆续加建,当地人也纷纷效仿,宋朝遗构遂在浙南大地巍然成风。
踩着鹅卵铺的地,抬头依稀看到解放初部队和党支部入驻时的标语,细数着每一处年代不同的石头房,木门台,都代表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推开嘎吱作响的沿街木门,都是一幅幅原生态的生活场景,老药店,理发行,南北货行等街头的老行当依旧透出当年的余韵。如今顺溪古建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古镇也成为了温州十大历史村落之一。
“平阳县城自古就是“两浙咽喉、八闽唇齿”的交通要冲,坡南又是平阳县城内河航线始点之一”。历史最早朔源至西晋太康年间,是浙闽通行必经的古驿道。宋朝爱国诗人陆游南下经过此地,留下了《平阳驿舍梅花》的诗篇。如今城楼,茶亭,庙宇,古宅,老字号,牌坊等一应俱全,留下道不尽的故事和穿越千年的喧嚣。热心乡土的李炜老师还专门为此花了6年时间收集整理了《古道坡南》一书,对深度探寻坡南掌故提供了最好的攻略。坡南古街几年前已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和南塘街一道成为温州文化兴市、古文化修复的地标工程。
栈前街曾为渔村小路,伴随着明末清初大迁移,大动荡的历史时刻,潮涨潮落,直至洪波退去,鳌江迅速成为浙南新星,人称“瓯闽小上海”,栈前街也奠定了当年辉煌,接纳了无数远洋巨轮的货物,“栈前”一说从此始。
车站旁如今依然保留有大片古街、古榕、老房、老门台的原貌,它们见证了山门红十三军开赴前线的经过,当年父老乡亲一边拭泪一边光荣地目送儿女上前线,从此开始了800壮士那一段可歌可泣,舍家卫国的壮烈历史。
平阳除了最古老且有故事的顺溪上街外,还有富有风情的青街畲族乡青街。青街畲族乡深处嘴大山,是原汁原味的畲族乡,至今王神洞等村依然保留着大量原生态的少数民族生活方式。当然还有当年最繁华的古街青街,“青街竹,顺溪房”,或许是因两边的青葱竹林而得名吧。让人最记忆犹新的是浙南原物,保存最完善的明代大屋即池氏大屋,活着的一个明代原生态民居生活标本。走进院落,扑面而来的就是悠悠古意,因为几百年的氧化,许多缘和榫已经泛黑,却丝毫没有腐朽,坍塌的气息,只有历久弥新,坚若磐石,留下人和自然交相辉映的原生态生活图景。 林乐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