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亲情

健康养生会 新海·培护宁 关爱老人健康知识公益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老年人起夜如何防跌倒

  健康养生会 新海·培护宁 关爱老人健康知识公益巡讲活动正式启动

  老年人起夜如何防跌倒

  12月19日、21日,本报健康养生会、新海集团联合在杭州凯旋街道景湖社区、凯西社区举办“老年人起夜跌倒预防及急救措施”公益讲座,共计100余位老年人报名参加了活动。

  跌倒已成为老年人

  因伤致死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显示,我国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为20.7%。按照中国1.32亿60岁以上人口推算,每年因跌倒发生伤害的老年人数可达2500万,其中50%的跌倒都发生在家中。

  除导致死亡外,跌倒还造成老年人活动不便、功能受限、残疾等,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夜间是老年人

  跌倒的高发时段

  12月19日清晨,天气严寒,景湖社区70岁的李大伯坐在了会场第一排正中间的位置,此时距离讲座开始还有40分钟。他的母亲在89岁那年,因一次夜起上厕所不小心跌倒,导致骨盆碎裂,卧床一年就走了。李大伯含着眼泪,依然感到非常遗憾。

  引发老年人跌倒的原因有很多,身体平衡能力下降是其中一个主要原因。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很多部位的肌肉功能逐渐减弱,尤其是双脚。“人老先老脚”、“步履蹒跚”形容的都是这种情况。

  夜间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发时段。首先老年人视力减退,视线模糊,尤其很多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白内障,更是加重了跌倒风险的发生。

  其次,老年人常伴有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肾病、前列腺炎等,频繁增加老人起夜次数,让人痛苦不堪。

  气候因素有时也会提升跌倒风险。有些老年人比较节省,铺了电热毯后就不舍得再开空调。数九寒天或是山区、农村等偏远地区,夜间气温骤降,起夜时老年人由于体感反应迟钝,突然间就跌倒了。

  起夜防跌倒

  意识和措施同样重要

  老年人必须要有防跌倒的意识,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原本精神矍铄的老人跌倒后,有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摔到脑部造成中风,摔成骨折、骨裂,由于愈合能力减弱导致瘫痪在床,所以人们常说“老年人最怕摔”。遇事不着急,培养慢步行走的习惯,借助一些辅助工具助行,都是应该树立的良好意识。

  选择合适的鞋子、衣物,在厕所浴室铺设防滑垫,收纳好家中的杂物、地上的电线,在床边放置小便器等都是科学的防跌倒措施。

  凯西社区78岁的王阿姨对讲座中医生介绍的一款智能自助、有夜间照明功能的集尿器产生了浓厚兴趣,活动结束后还特意要求工作人员为她现场操作演示。“我得肾病20多年了,夜尿很频繁,严重的时候一晚要起6、7次,不开灯怕摔倒,开了灯怕影响老伴休息。”这些问题一直困扰了她很多年。

  帮助老年人建立起防跌倒意识,为像李大伯、王阿姨这样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科学的生活指导和建议,是健康养生会和新海集团联合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公益巡讲活动将在未来走进更多的社区,也欢迎大家届时报名参加。  谢孜毅/文


浙江老年报 亲情 a0012 老年人起夜如何防跌倒 2017-12-22 浙江老年报2017-12-2200016;浙江老年报2017-12-2200017 2 2017年12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