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健康

吴阿姨突发胸痛入院检查

  自来水管用久后管壁会产生铁锈,水流量减少。人的血管同样,脂质沉积附着在血管壁,慢慢地官腔变窄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甚至堵塞。冠状动脉狭窄一旦超过70%就要行施介入治疗植入支架。此前,比较常规的诊断方法是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来实现,但因是有创检查,而且需要住院,费用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能拖则拖,往往延误了最佳治疗期。

  没找出的胸痛病因被揪出来

  60岁的吴阿姨、因为突发胸痛被120急救车送到树兰(杭州)医院急诊室。家人告诉医护人员,吴阿姨已经痛了半个小时,口服了8粒速效救心丸却仍然不见好转。“化验指标发现其心肌酶谱升高,是心肌梗塞。”心内科马丽萍主任医师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并表示需要再做进一步检查。

  一听“检查”两字,吴阿姨嘴里犯起了嘀咕。原来3年前,吴阿姨也因为同样的情况入院,当时查出冠心病,但冠状动脉造影未发现狭窄。“要用粗针头扎在手臂上,还要插入牙签粗的导管,注射造影剂……”想起当年检查的经历,吴阿姨着实有点抗拒。

  与3年前不同的是,这次吴阿姨选择做了一个双源CT心脏冠状动脉扫描(冠脉CTA)。事先做一个肾功能检查,打完留置针,躺上双源CT机器几分钟,医护人员就让吴阿姨下床就可以回家了。放射科副主任曹国洪就看到了吴阿姨清晰的冠状动脉,结果显示:未见明显斑块及狭窄现象,左心室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此时,吴阿姨恰好胸痛发作,心内科马丽萍副主任通过心电图监测数据,结合冠脉CTA明确了吴阿姨为冠脉痉挛。吴阿姨感叹,3年前查病因还吃了苦,如今却轻松寻到。

  胸痛可能是因为心血管问题

  马丽萍说,心血管疾病出现胸痛症状十分普遍,以胸痛症状就诊的病人,近一半是心血管疾病。短暂胸痛常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或坏死的信号。

  胸痛表现多种多样,有时像刀刺,有时呈压榨样痛、灼痛,有时为持续钝痛,有的还会造成呼吸困难,这些症状都可能预示严重的心脏病或肺部疾病,需要立刻检查,马上治疗,千万不能耽误。胸痛三联征是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肺动脉栓塞的统称,以前要明确胸痛的原因可能需要分别做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的三次CT扫描,一方面增加患者重复检查的次数,增加射线的照射量,另一方面增加造影剂的注射剂量,增加肾功能损伤风险,同时还可能耽误患者的治疗。现在通过双源CT这个“天才捕手”,一次扫描就能获得冠状动脉、主动脉及肺动脉的清晰图像,一次性就可明确胸痛的病因,为临床医生提供很大帮助,同时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射线照射量和造影剂使用量,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心内科马主任提醒,心脏疾病多数有胸痛的症状,但有时候心脏病的发作会以特定部位的疼痛出现,如有些人的咽喉疼痛,甚至肚子疼痛。所以,身体的某个部位出现莫名的疼痛,都不要麻痹大意,应做及时做好相关检查。

  让医生边看“电影”边诊断

  曹国洪向记者解释,如今影像技术突飞猛进,为吴阿姨做检查的是双源CT,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CT机,我省目前只有3台。

  该设备扫描下的心脏冠状动脉影像就好比是软件设计的3D建模图,可以全方位无死角地观察,并可以以电影的方式显示心脏的运动情况。也就是说,以前需要将管子插进动脉里“造影拍照”,而现在,只要在外边扫描,就能得到更清晰的影像数据。

  这台设备不仅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血管的狭窄程度,还可以进行心脏功能的分析,了解心肌缺血的部位和程度,帮助临床医生提前进行干预治疗。

  扫描检查的辐射剂量也是大多数人关注的。事实上,通过这台设备接受一次检查的辐射剂量是非常低的。举个例子,胸部CT扫描只相当于一张普通胸片的接受剂量;增强扫描时,注射的造影剂量也比常规CT低很多,减少肾功能损伤风险。整个过程耗时短,无创伤,辐射少。


浙江老年报 健康 a0009 2017-09-26 浙江老年报2017-09-2600006;13047372 2 2017年09月2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