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城事

“蝙蝠侠”拾荒助学已5年

  “蝙蝠侠”拾荒助学已5年

  在杭州潮鸣街道刀茅巷社区里,住着一位特殊的拾荒老人。和一般的拾荒者不太一样,老人昼伏夜出,只在夜里拾荒,社区的小朋友称之为“蝙蝠侠”。其拾荒,不是为了补贴家用,而是为了帮助别人。

  老人叫王坤森,今年已经85岁。年轻时,老人曾是一位在部队里多次立功的官兵。转业后,他在浙江医科大学工作。

  2012年,王坤森偶然从媒体上了解到一名贫困大学生正为大学学费犯愁,他的心一下子就被戳中了。“她爸爸是残疾人,妈妈每天蹬三轮车,挣的钱维持一家人一天的生活都很艰难,更别提上大学了。” 于是,王坤森打定主意要资助这个孩子。

  王坤森资助该名贫困大学生生活费每年不少于4000元。这笔钱如果要从老人的退休工资里出,只需要很少的一部分就足够,可老人却觉得,这样资助虽然容易,却似乎并不是他想要的。思前想后,王坤森想到了拾荒。

  王坤森拾荒都在深夜进行,因为他清楚白天的拾荒者要靠那些收入维持生计,比他更加需要那些废品。老人每天夜里11点,准时走出家门,一直要到第二天凌晨的3点左右才回家。

  拾荒的范围不大,就在离王坤森住处南北300米远的范围以内。“不敢走远,因为老伴患有脑梗,之前住过院,万一她再次犯病,我还能做到及时发现。”

  王坤森拾荒帮助学生的事情被附近居民知道以后,常常会有人主动把空瓶纸箱这些送上门来。就连收购废品的小贩,都会在收购老人的废品时多算他一些钱。老人很高兴:“最开始拾荒,我的老伴、朋友都心疼我,劝我别干了,不过现在他们看到那些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和学生们的笑脸,也理解我了。”

  本报记者 罗瑞斌 通讯员 胡芷毓


浙江老年报 城事 a0006 “蝙蝠侠”拾荒助学已5年 2017-09-05 浙江老年报2017-09-0500008;13046483 2 2017年09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