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雷电、泥石流……
遭遇这些“天灾” 我们应该怎么办
暴雨、雷电、泥石流……
遭遇这些“天灾” 我们应该怎么办
浙江的夏季暴雨多发,常常一下就是好几天。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大雨、暴雨的天气是再常见不过了。
然而,汛期如果遇到暴雨,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地区则会很容易出现交通瘫痪,从而影响城市正常运转和大家的正常生活。同时,持续暴雨还会造成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暴雨、雷电、泥石流……如果我们遇到类似的情况,该如何应对呢?
暴雨雷电篇
如果居住在城市,遭遇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会相对小一些,但依旧无法避免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遇到它们,又该注意什么呢?
●出门
1.如果下暴雨时,正好在外面,那避雨要注意不要呆在桥下、铁架下,远离排洪沟或水井,尽快找到安全的避雨处,如高楼、商场或地铁站,到暴雨高峰过后再继续出行。
2.不要冒险走不认识的路,特别是积水较深路段。下暴雨时,有些不熟悉的路不要走,特别是看到路段已积水较深。
3.暴雨天出门尽量避免长时间步行,暴露在户外,就近尽快乘坐公交车或地铁,因为车内既可以避雨,也是躲避雷击的理想地方,就算闪电击中车体,也很少会伤人,另外现在公交与地铁一般都有空调,在车里待着,即安全又凉快舒服。
4.如果开车外出,一定要尽量避开容易积水的路段,路遇较深积水路段,不要强行通过。暴雨中行车一要低速驶入水中,二要匀速过水域,三要稳住油门,一气通过。车辆涉水应顾前后,跟车不能太近,以防涌浪及带起的水花进入发动机,造成熄火。
遇特大暴雨时,千万不要冒险行驶,应选择较高安全地带停车。一旦车进入深水,应立即开门下车,以防溺水。如果车子不小心进水熄火后,千万不能再启动,否则发动机将“报销”,且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
●避雷
在雷雨中遭雷击的可能性非常小,但天有不测风云,雷电交加之时,还是小心防范为妙。
1.雷雨天气注意不要在室外打电话。
2.不要在树下逗留,远离路灯、高压电线;不要在雷雨中骑车。
3.离开高地,但也要注意不要到低洼积水地区。
4.暴雨天即使没有雷电,也不要接触任何金属物品,有雷电的时候更要避开金属物品。
地质灾害篇
浙江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每种地质灾害,避险自救方式的方式都会有所不同。
●崩塌
崩塌又称崩落、垮塌或塌方。它有一定的时间规律:
1.降雨过程之中或稍滞后。这是出现崩塌最多的时间;
2.强烈地震或余震过程之中;
3.开挖坡脚过程之中或滞后一段时间;
4.水库蓄水初期及河流洪峰期;
5.强烈的机械震动及大爆破之后。
崩塌发生前兆:被裂缝分割的危岩体(危险块石),随时可能崩落。
1.崩塌处的裂缝逐渐扩大,危岩体的前缘有掉块、坠落现象,小崩小塌不断发生。
2.坡顶出现新的破裂形迹,嗅到异常气味。
3.不时偶闻岩石的撕裂摩擦错碎声。
4.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等异常。
避险自救方式:
崩塌发生时,如果身处崩塌影响范围外,一定要绕行;如果处于崩塌体下方,只能迅速向两边逃生,越快越好;如果感觉地面震动,也应立即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
●滑坡
俗称“地滑”、“走山”、“垮山”、“山剥皮”、“土溜”等。
滑坡作为山区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滑坡发生前兆:滑坡出现裂缝导致池塘水位明显下降。
1.滑坡滑动之前,在滑坡前缘坡脚处,堵塞多年的泉水有复活现象,或者出现泉水(井水)突然干枯,井、泉水位突变或混浊等类似的异常现象。
2.在滑坡体中部、前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它反映了滑坡体向前推挤并受到阻碍,已进入临滑状态。
3.滑坡滑动之前,滑坡体前缘坡脚处,土体出现隆起(上凸)现象,这是滑坡体明显向前推挤的现象。
4.滑坡滑动之前,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音响,这种现象反映了深部变形与破裂。
5.滑坡在临滑之前,滑坡体周围的岩(土)体会出现小型崩塌和松弛现象。
6.如果在滑坡体有长期位移观测资料,在滑坡滑动之前,无论是水平位移量或垂直位移量,均会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临滑的明显迹象。
7.滑坡后缘的裂缝急剧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
滑坡是否发生,不能靠单一个别的前兆现象来判定,有时可能会造成误判。因此,发现某一种前兆时,应尽快对滑坡体进行仔细查看,迅速做出综合的判定。
避险自救方式:
滑坡发生时,应向滑坡边界两侧之外撤离,绝不能沿滑移方向逃生。
如果滑坡滑动速度很快,最好原地不动或抱紧一颗大树不松手。
●泥石流
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往往比单一的滑坡、崩塌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以下3个条件:陡峻的地形地貌、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
泥石流发生的前兆:
1.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枝。
2.深谷内传来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
3.沟谷深处突然变得昏暗,并有轻微震动感等。
泥石流的发生,一般是在一次降雨的高峰期,或是在连续降雨稍后。
避险自救方式:
当处于泥石流区时,不能沿沟向下或向上跑,而应向两侧山坡上跑,离开沟道、河谷地带,但应注意,不要在土质松软、土体不稳定的斜坡停留,以防斜坡失稳下滑,应在基底稳固又较为平缓的地方暂停观察,选择远离泥石流经过地段停留避险。
另外,不应上树躲避,因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洪水,其流动中可能剪断树木卷入泥石流,所以上树逃生不可取。应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不高的凸岸,因泥石流有很强的掏刷能力及直进性,这些地方可能被泥石流体冲毁。
一定要记住,从危险区撤离,才是最好的避让方式。在已经知道危险的时候,还因为麻痹大意或者一点财物回到危险区,是对待自己生命最不负责的方式。
据人民网、浙江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