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痴心付美食
一片痴心付美食
本报记者 罗瑞斌
上周末,临近晚饭时分,人慵懒得不像话,就想和午餐一样就着几块无味的饼干对付一下,算是对晚餐做一个交代。对于这份枯燥,自己随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个状态,算是让朋友们也见证一下我此刻的“无奈”。
不一会儿,微信显示有新消息。打开一看,一位好友邀请我去他家打秋风。一想到蹭饭,作为一个优雅的吃货,我立马去卫生间“梳妆打扮”,之后便“夺门而出”,朝朋友所在的小区而去。
到了小区旁,发现朋友已在大门口等候,从门口到好友家里,他和我聊着一些其他朋友的事情,而我却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倾听,因为我知道今天是他父亲掌勺,而我在3年前曾尝过他父亲做的一道青菜小蘑菇炒面,至今难忘面香和青菜鲜香交缠的味道。
进门换拖鞋的的时候,直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馨香,接着从厨房虚掩的门那边传来高压锅“突突突”的响声,听得我莫名兴奋,都顾不得好友妈妈和我介绍其他几位朋友了。
朋友妈妈让我们先坐一会,等自制的素烧鹅做好后便可以吃饭了。大家似乎心灵相通,说着说着就要把话题扯到食物上。
等真正开饭时,大家却都有点不敢上前。蔬菜浓汤、蒸素鱼块、农家腌菜炒春笋、素烧鹅、蒸老南瓜、小青菜炒蘑菇......虽然都是素菜,但每一道都很精致。
素烧鹅总是受欢迎的,略带甜味的汤汁携带着豆皮微微的韧劲,稍微咀嚼几口,从舌尖到喉口都是一发不可收拾的满足感。待吞了下去后,此刻用齿颊留香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接下来便会去夹第二块。
虽然这些都是值得赞赏,但是在好友爸爸最后端上来的菠菜面的前面,这些“萤虫之光”便不能与日月一争光辉了。
“这菠菜面怎么这么好吃,叔叔您放了什么啊?”我为了吃得心安理得,时不时向好友爸爸谄媚一下。
“没什么啊,这面是一家老面铺出售的今天刚做的菠菜面,用的菠菜也是今天早上从地里采摘的,所以面很好吃。既然面好的话,其他辅料就不需要放很多了,否则喧宾夺主,反而没了滋味,我就放了一点古法酱油和一点芝麻油。”好友爸爸讲述着面里面的门道。
我们听着这一番讲述,越发吃得来劲,直至“胃”满意足。
一顿饭下来,之前的无聊、颓废都荡然无存的。现在细细一想,有时候糟糕的心情何尝能抵挡住一顿可口的饭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