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8版:往事

探索古时“五水共治”的奥秘

  探索古时“五水共治”的奥秘

  欧福泰

  时下,浙江省近年开展的“五水共治”活动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百姓真切地感受到水质变好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到了位于桐庐县富春江南岸天子岗北麓的深澳村,感到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不仅有着古老的文化,并且,在古代,该村就开始了“五水共治”的探索。

  深澳村共有140多幢明清建筑、60多幢民国建筑。外观简朴,但梁架、门窗木雕十分讲究,俨然像一座中国古建筑博物馆。更让人叹为叫绝的是这里的水系统。原来,南宋末期的申屠氏祖先在此定居后,在规划村落时,首先规划了一条独立的水系。整个水系是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立体交叉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系,将饮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并使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

  南宋末年,该村就开挖了一条长800米的暗渠,贯穿整个村庄。暗渠拱顶全用鹅卵石砌成,每隔一定距离,就开一个水埠,极像新疆沙漠中的“坎儿井”。众多的暗渠取水埠,就是当地村民取水古系统中的一个设施。由于水埠比较深,又是从地面凹下去的,原本该村叫“深凹村”。后来不知哪年哪代,“凹”被误写成同音字的“澳”,村名也索性改成了“深澳村”。

  在一座类似于“坎儿井”的暗渠取水口,村中的一位老人告诉我:“这个取水口只能取水饮用,绝对不能在这里洗手、洗衣服、洗菜等。”几位同行者像是有备而来,纷纷拿出了塑料瓶,下到井里去装水,准备带回家煮茶喝。

  该村的给排水系统也极富特色:每户人家的四合院的天井内,雨水、污水汇入门前明渠流走,污水、雨水不能进入暗渠。整个村的给排水系统,反映出古代该村对水资源利用的环保意识,并较好地解决了溪流洪水对村庄造成的危害。

  由南宋末建成的水系统,历经700多年的岁月,至今保存完好并仍在使用,这不能不说是古代“五水共治”的一个奇迹吧。

  (作者为嘉兴日报社总编办主任记者)


浙江老年报 往事 b0008 探索古时“五水共治”的奥秘 2017-03-17 浙江老年报2017-03-1700012;13024255 2 2017年03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