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3版:亲情

过期处理的
新鞋

  过期处理的

  新鞋

  本报记者 王卓琳 实习生 柯欣汝

  十多年前,我还只是个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孩,但因为许多难以厘清的原因过着非常匮乏的生活。那年我和阿婆说,我想要一双新鞋。

  “大年初一,谁开店呀。”阿婆在厨房里忙着给灶膛喂柴。“可是我的鞋都开裂了,踩进水里‘咕叽咕叽’起泡。”“阿公不是帮你用线缝好了吗?”“还是灌风,冷。”

  阿婆经不住我死缠烂打,加上我的鞋确实破得要掀盖了,午饭后她就带着我骑着自行车“嘎吱嘎吱”地往集市的方向骑去。

  我真的高兴。虽然我每年穿的,都是一样的鞋子。冬天都是那种散发着强烈的皮革臭气的黑皮鞋,夏天总是那种粉色带点蝴蝶结装饰的凉鞋。凉鞋12元,黑皮鞋20元,是最便宜的了。

  坎坷地骑过一条石子路,到了一个大平房前,阿婆停好自行车,领我进去。这个类似于厂房的地方,有一个老头守着堆成山包那样高的过期处理的鞋子。

  阿婆在这个山包一样的鞋堆里,给我找尺码合适的鞋子。因为大多是男鞋,只有那种漆黑的圆头小皮鞋适合我穿。阿婆弯下腰,从一个小角落里开始翻。老头很不耐烦,见阿婆放鞋时稍稍重了一点,便大声说:“轻点不会啊,这些鞋子你还想怎么折腾?”阿婆抱歉地朝他笑笑,连拿鞋子都不敢使劲捏鞋子。

  她找累了,就捶着背挺挺身,复而又蹲下去,我要帮她一起找,她说:“小孩子粗心,你站一边就好。”终于找到一只适合的,她高兴地喊我过去试试。老头故意刁难:“你的孩子穿了,别人还怎么穿?”这是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他人对贫穷人的冷言冷语。

  我看看自己的鞋,沾满了沙尘,我气馁地把伸出的脚缩了回去,阿婆一把拉住我的脚:“试试吧。”我当时真怨阿婆,别人都这般说了。我小声地央求:“走吧,阿婆,我不买了。”

  “你试试看,不买脚冻坏了怎么办!”我的眼眶红了一圈,却依然还能看清那老头的眼神直直地盯着我的脚,阿婆则平静而又从容。我努力地要挣脱阿婆,阿婆却死死地抓住我的脚,要替我试鞋子。

  那天,我穿着它跟着阿婆走出那个平房。在自行车上,阿婆对我说:“好好读书。”我点点头。那是我在阿婆家度过的最后一个年。

  后来我离开了那里,生活渐渐优裕。我也几乎已经想不起来,穿着一双鞋底开胶的鞋究竟有多么寒冷,只是偶尔想起过去那些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若非不是阿婆给予的爱,我将多么难过。


浙江老年报 亲情 b0003 过期处理的
新鞋
2017-02-28 13019496 2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