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往事

在德阳打酱油

  在德阳打酱油

  酱油又称豆油,这是指酱油的酿造跟豆类有关。川菜中的烧菜讲究提色,成菜起锅之前,总是要勾点德阳酱油下去,经过锅铲那么一搅合,整道菜品在感官上立刻就好看了不少。而在炒菜之前,肉丝、肉片或者肉粒都讲究码芡,除了芡粉之外,还在肉片里加适量食盐、酱油、豆瓣酱等,这是炒菜基本的常识,而我们使用最多的就是德阳酱油。

  近水楼台先得月,绵竹是德阳的邻县,自然离不开德阳酱油。20来年前,每到下午,就会有一个男子担着一个挑子走村串户,一直走到我们居住的大院里来。担子就是两个木桶,用乌黑的油漆上过色,古色古香的。前面是醋,后面是酱油。“舀醋,醋豆油哦!”那人说话不太利索担着挑子走进敞开的四合院里来,一边吆喝着,一边观察着院子里的动静,偶尔掏出一条毛巾来擦擦脸上的汗水。

  “卖醋豆油的,担过来,我买一斤!”这是哪家主妇对男子吆喝的回应。男子一边判断着声音的来源,一边结结巴巴地应道:“来,来了!”有时候则有调皮的孩子,跟在男子后面,模仿道:“舀,醋,醋,醋,豆,豆,豆油哦!来,我,我来了!”男子通常转过身去,狠狠地剜对方一眼,眼光寒森森的。孩子害怕,赶紧知趣地躲开了。也有些不会看脸色的,继续在后面模仿。男子就非常痛苦地说道:“谁,谁家的娃娃,有没有,有没有人,管啊!”男子生气的时候,脖子上的青筋冒起老高,像爬着一些弯弯曲曲的蚯蚓。

  这时候家长就出来了,呵斥一番,孩子们就作鸟兽散了。男子是做小生意的,也不想与这些孩子为难,因为还等着家长们照顾自己生意呢。有些人会跟男子开玩笑:“你这醋豆油里加水没有?好像没有上次的好吃了!”男子一听急得跺脚:“我不加水,你尝,你尝尝!”男子说完,就用二两的提子舀出一些醋或者豆油来,递到这些人面前请他们品尝,但这其实是熟人间的玩笑话。接下来就简单了,主妇们拿出玻璃瓶来,两三斤的醋豆油打回家去,给平淡的生活调和出一些香味来。

  如今,由于散装醋豆油的质量没法保证,存在着被商贩加水的可能,因此大家逐渐抛弃了散装醋豆油,估计那人也因此失业了。其实他就来自德阳,他挑的豆油就是德阳酱油。在成都平原每家每户的厨房里,几乎都可以看见德阳酱油,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了。

  彭忠富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06 在德阳打酱油 2017-02-28 浙江老年报2017-02-2800008;13019406 2 2017年02月2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