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4版:乐享

曾经的“膝下敬禀者”

  曾经的“膝下敬禀者”

  陈怀源

  在有书信往来的年代,写信、写文件,那是有一定的规矩和格式的。上级与下级之间,长辈与小辈之间的,那绝对是不一样的。那时书店里有《文牍》《尺牍》的书,那就是写报告和书信的范本。

  记得我第一次写信还只有七八岁,读小学二年级。我老家在绍兴,抗战刚胜利后,我和家人才回到老家绍兴。因为抗战期间,我们一家都在丽水缙云一带避难。一次,在躲避日寇飞机时,父亲不慎从山上滚了下去,之后便一病不起,没多久便抛下妻儿高堂。

  回到绍兴后,母亲为了一家生计,独自一人去上海打工了。我的祖母不放心我母亲,所以让我给母亲写一封信。

  那时候的二年级学生,恐怕认字量还没有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多呢,所以很多字不会写。好在祖父在世时曾经中过秀才,我祖母虽不识字,但毕竟是秀才娘子,她知道该怎么写。于是在祖母的口述下,我写了生平第一封信。

  现在还清楚记得,信的开头要写“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当时因为认字有限,膝下的“膝”不会写,我就写了一个“雪”。还有敬禀者的“禀”字,我写成了“兵”字。下面落款要写“敬请康安”,然后写“儿怀源禀上”。当然,这个“禀”我又写成“兵”了。

  这封信,白字连篇,尽管如此,我母亲收到信后,还是开心得不得了,到处宣扬儿子给她写的信。

  后来,自己做丈夫了。因为经常出差,所以为了不让妻子担心,十天、半月的也要给家里写信。当然,这个就不用“膝下敬禀者”了,而是“某某贤妻:来信如见”。落款也改成“务请保重”,然后跟上“代为母亲大人问安”、“怀源某年某月某日书”。

  当父亲后,就要给子女写信了。给他们写时,开头写着“某某儿(或女):在念(就是记挂他们)”,落款为“祝进步,父嘱”。

  出差在外,有时也给领导写信。因为解放后,讲究平等,但是称号还是要的,比如“某某厂长台鉴”。虽然,一般落款通行“此致敬礼”,但是,为了尊重领导,体现文化素质,落款一般还是要有点规矩,比如“敬请审阅”,或者“敬请批示”等等。

  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达,电话、手机、邮箱、微信的出现,写信似乎已经成为了历史。邮局除了邮寄包裹,就剩下“储蓄”了。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出现,视频都是分分钟的事,谁还会去写信。

  但是,通过纸质的书信,很多口头上无法表达的感情,就可以顺顺当当通过文字来传递。有时候,隔着一张信纸,我们更能感受到对方的情意。

  那么,拥有手机、电脑的你,有时间不妨给你的亲朋好友写一封信吧。


浙江老年报 乐享 b0004 曾经的“膝下敬禀者” 2016-12-13 浙江老年报2016-12-1300008;12993727 2 2016年12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