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杭城“记忆障碍”知晓度调研出炉
专家称:长期独居可能会让记忆成“流沙”
一份杭城“记忆障碍”知晓度调研出炉
专家称:长期独居可能会让记忆成“流沙”
调查数据
本次调查的对象为30—70周岁的杭州市六城区市民(上城区、下城区、西湖区、拱墅区、江干区、滨江区),共完成有效样本487个。
被访者各年龄阶段占比情况
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李彬 徐康
你知道杭州哪些医院开设有记忆障碍门诊么?记忆障碍到底有多严重?
最近,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官微推送一份第三方专业调研机构开展的杭城医院“记忆障碍”门诊知晓度的调查,有些内容还是值得一看。
长期独居更容易记忆障碍
据了解,在被调查的487名30至70周岁的杭州市民中,分析结果显示,需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记忆障碍诊断的市民占比23.20%。具体分析各年龄段疑似记忆障碍患者的比例情况,30至40周岁的疑似记忆障碍患者比例最低,为21.09%;61至70周岁的疑似记忆障碍患者比例最高,为26.62%。
报告显示,被调查独居生活市民中患疑似记忆障碍的比例较高,为28.21%;非独居生活市民中疑似记忆障碍患者比例较低,为22.77%。
该院老年记忆障碍科主任陈斌华说,这样的机构调查其实是有必要的,任何疾病都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好,而对于老年期的记忆障碍而言,尚无根本性治疗方案,所以早期预防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自己没有时间照顾年迈父母,竟可能去专业机构养老,也不要让他们在家里独自孤老。”
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前兆”
其实,目前痴呆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总体上来说是因为一些低龄的血管型痴呆增加导致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来说,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陈斌华遇到过一位年龄的病人被诊断为阿症中期,年纪只有46岁。
一般人都认为,岁数大了有些糊涂或记忆不好是正常的。这种看法存在很大的风险,因为这种轻度的记忆力下降很多实际上是记忆障碍的早期表现,这里面存在着发展为老年期痴呆的高风险。
近年来,医学上对记忆力有轻度下降而生活基本正常的情况研究的较多,并有专业的名词,叫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表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危害在于其发展成为痴呆的机率明显增高,每年大约10%至30%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会转变为痴呆,而正常老年人每年仅1%至2%发展为痴呆。在5至10年内,60.5%~100%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发展为痴呆。也就是说10年内,至少3/5的患者成为痴呆。
知道多一点:
痴呆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1.良性健忘只是遗忘事情的某一部分,一般经人提醒就会想起;老年痴呆患者是记不起发生过的事,即使经过反复的提醒也回忆不起来。
2.良性健忘的老人除记忆力差外,性格、行为表现、生活自理能力、关心亲人、关心自己疾病等各方面都变化不明显;老年痴呆患者却逐渐丧失自理生活的能力,性格改变明显,而且对自己的疾病认识不清楚。
3.良性健忘记忆力情况在几年内是基本稳定的,而老年痴呆患者的记忆力下降必然是进行性加重的,有些会在短期内,比如是几个月内明显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