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常青头版

浙江乐龄事业发展
成就展11日在杭举行
我省老人改叫“新青年”

  浙江乐龄事业发展

  成就展11日在杭举行

  我省老人改叫“新青年”

  本报讯(记者 王卓琳)为何浙江的老人不妨改叫“新青年”?11月11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由浙江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浙江老年报承办的“美丽浙江·幸福养老”浙江省老龄事业发展成就展给了完美的答案。现场,浙江整体的老龄态势用影片、用图文、用数据一一展现了蓬勃的生机。

  浙江老人的乐活,不知老之将至的状态,诠释了退休后的“新青年”范儿。

  “十二五”时期,这5年,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提升。但浙江围绕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和健康养老需求,增强老年服务供给能力、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经费投入、推进改革创新的措施,为老龄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无论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嘉兴(24.3%)、舟山(24.04%)、湖州(23.19%)、宁波(22.44%),还是老龄化程度最低的丽水(17.77%)、温州(16.38%),虽然浙江地市间的老龄化进程差异大,但浙江从全局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框架基本形成。

  促进老龄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出台;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快速推进;健康养老服务的供给水平明显提升;老年人居住生活环境得到改善,社会参与条件不断优化;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敬老养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

  你要问浙江的老人到底生活得好不好,来浙江走走,看看这些“新青年”就知道了。

  今年是“十三五”第一年,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十三五”,是推动老龄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任重道远,但我们信心百倍。加快步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强老龄工作。到2020年,我省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将达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老龄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老龄化应对体系进一步完善。我们的“新青年”将会享有更高水平的“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浙江的养老宜居环境将愈发人性化、便利化。

  如今,浙江拥有984万自尊、自立、自强的“新青年”,在浙江的宜居环境下,就从今日起,抛弃“老人”的称号,换上“新青年”的铠甲。60岁,青春再出发,浙江“新青年”的范儿,将引全国养老风气之先。


浙江老年报 常青头版 a0001 浙江乐龄事业发展
成就展11日在杭举行
我省老人改叫“新青年”
2016-11-15 浙江老年报2016-11-1500019;12978669 2 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