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乐活

只是不懂去爱你

  只是不懂去爱你

  本报记者 罗瑞斌

  这几日,一篇名为《我们如此深爱我们的儿女,他们爱我们吗?》的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不断被转发,有的微信公众号上该文章的阅读量超过了十万次。

  当我看到文章标题时,自己马上回答了这个问题:我们当然爱着我们的父母。

  带着这个答案看完了这篇围绕独生子女的文章后,我刚开始的那份坚定变得有些动摇了,但我仍旧不承认我们不爱自己的父母,也许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爱他们。

  理所当然使我们冷漠

  不说别人,我自己便是独生子女大军中的一员,父母可谓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我。

  我以前便有这样一种想法:反正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爸妈对我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即使在现在,这种想法或多或少还存在我的思想观念里。

  然而,这种“理所当然”其实为自私提供了养料。一旦认为父母的关爱是理所当然的话,那反过来我们可能没法在关键时刻向父母递上自己的关爱与热情。

  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可能很多人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父母,因为我们很多时候已经习惯了获取,在真正需要向父母付出爱意之时,我们却“不熟练”了起来。

  “有时候,我也想到关心一下爸妈,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因为从小到大,我都是单方面接收他们的爱,所以我很难去做一些让父母感动的事。说自私也好,木讷也罢,我承认对父母缺少关爱,但是不承认我们不爱我们的父母。”今年29岁的施宁说。

  不能让他们时时依赖

  本报读者张秋水(化名)膝下也只有一个女儿,她和女儿相处中,也发现了孩子好像并没有多么的爱自己。

  “她工作上遇到难题,我和我先生来得个关心,真的我们一直这样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喜怒哀乐,孩子就过问得很少,显得很自私。”张秋水说。

  张秋水也一直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对自己的关爱会少得可怜。“我觉得除了孩子方面的问题外,我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教育也很有问题,我们只会不断给予孩子爱,因为这是我们父母的本能,但是孩子对我们的关心需要我们不断后天给予培养,要教他们和周围人分享,要经常和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想法。很重要一点是该放手就放手,给他们自己一片空间,如果时时刻刻依赖我们,那他们永远会觉得我们对他的照顾是理所当然的,怎么还能期盼他们的回报。”

  家长需要引导

  “80后独生子女这一代,的确存在对父母关爱少这一现象。如果直接认为独生子女不爱父母,这种观点既偏激,也偏颇。”浙江省社会学学会会长杨建华说。

  杨建华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业。“对于孩子的教养方面,比如尊重他人、关心父母、学会分享等方面引导得不够,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往往从自身角度考虑问题。当需要‘反哺’时,孩子往往缺乏这种意识,不懂如何去爱父母了,这需要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慢慢引导。”

  直面爱与不爱

  文章作者主要叙述了两个发生在独生子女家庭里的故事。

  在此次国庆期间,作者的一位广州朋友和妻子在没有通知女儿的前提下,去南京看望正在读大学的女儿。

  女儿看到风尘仆仆的父母,并未展露笑颜,而是指责父母不尊重她,没有事先通知她。最后,女儿绝情地“撂下”了父母,自己和同学去苏州游玩了。

  另外一个故事,也大致如此。一位父亲特地去看望在异地读书的女儿,女儿并不领情,还想方设法让他赶紧回去,显得非常冷漠。

  而这两个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文章在微信上一经发表,不断有人留言,有位读者也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该读者是一位单亲妈妈,含辛茹苦把独生女儿养大,并送往国外深造,最后女儿在美国定居了。因为孩子没人带,这位妈妈被接到美国带孩子,但是女儿一家平时对妈妈不闻不问,认为妈妈为他们付出是应该的。

  到了节假日,女儿一家都去度假了,反而把妈妈一人扔在家里,这让妈妈感到心寒。

  这些独生子女的行为,让阅读者心里“发毛”,很多人留言“点破”这个现象,有人觉得独生子女就是“天生”缺少对父母的关爱,而有人也指责父母的教育方式有问题,从而培养了孩子的冷漠......

  此般种种,不禁让作者发问我们如此深爱儿女,他们也爱我们吗?


浙江老年报 乐活 b0001 只是不懂去爱你 2016-10-18 浙江老年报2016-10-1800016;浙江老年报2016-10-1800020;浙江老年报2016-10-1800019;12965677;浙江老年报2016-10-1800022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