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往事

老红军的“让”与“帮”

  阮超英 口述

  孟蕾 整理

  我老伴谭玉福, 16岁就参加长征,他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后卫部队因搬运粮食等原因前后来回过了5次草地、4次雪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

  有一次部队打了胜仗,每人发到一个银元,老谭用它买了一块大烧饼,分成很多小块,用布袋装起来,肚子饿时就吃一点。长征路上,一位红军医生饿得晕了过去。老谭掏出自己瘪瘪的粮袋,将里面仅有的两块干饼,掺着水喂给这位医生,救了他的命。老谭说,当时想:自己再饿也要熬熬,救活一个医生就等于救活更多受伤的战士。

  老谭当年在华东野战七院任政委时,作为家属,我曾有过三次培养当医生的机会,但老谭一次次把学习机会让给了别人。他说我没有文化,应该把机会让给文化基础比我好的同志,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好医生,救助更多人。

  改革开放后工资改革,老谭又把加工资的机会一次次让给同事。他总说,我的工资级别已经够高了,其他同志工资低、负担重,让他们加吧,我知足矣!老谭平时只穿中山服和布鞋,一辈子没有穿过皮鞋。老谭还一次次把房子让给同事,其中一次是他在浙江省中医院当院长时,为了安顿刚从印尼归国的牙科专家一家,他二话不说就让出自己的大套房子,全家搬到医院另一个小套的宿舍住。正是大热天,我们家五个女儿草席一铺,在水泥地上挤着睡,没想到这一住就住了几年,直至搬到另一处医院宿舍楼。二女儿和三女儿至今落下了风湿病。

  三年困难时期,有一段时间,我们全家几乎天天吃菜粥充饥。老谭把大部分粮票和大米接济了医院的一名电工师傅,因为他们家经济困难,男孩子又多,老谭说,男孩比女孩胃口大,饿不起。

  在当医院院长时,老谭每天凌晨五点就去医院查房,向值班医生了解病人情况,听取病人意见,还了解护士的早餐情况,每天在办完这些“必修课”后他才回家吃早饭。

  让粮让房让工资让机会,老谭凡事总先想着别人,“让”与“帮”二字可以说伴随了他一辈子。他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一想起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士们,我就感到这辈子应该多去帮助别人,多做善事、好事,只有这样做才对得起党和人民,对得起雪山草地下安息的战友。”直到去年4月过世,老谭把一生都交给了组织。

  老红军的“让”与“帮”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06 老红军的“让”与“帮” 2016-10-18 12964462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