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往事

忆往年与
六龄童的两次相遇

  忆往年与

  六龄童的两次相遇

  赵月朝

  六龄童过世已有些年头了,我还常回想起早年与他的两次偶遇。

  1956年建军节,绍兴市属同春绍剧团由团长六龄童带领到浙江第二康复医院慰问志愿军伤病员。当晚八时左右在该院大会堂准时演出,剧目是《大破平顶山》。

  当天晚上有一次大台风,风力来势之大出乎人们意料,也不知过了多久,有人来报告:大会堂被台风吹倒了。这时,一脸忧色的六龄童急匆匆跑来,对院长说“人己经救出来了,伤得不轻”,院长表示慰问的同时,表态对伤者尽一切力量抢救治疗,赔偿道具行头损失。但六龄童当时的几句话却使在旁的人十分感动:我们是按党的指示完全自愿来慰问志愿军的,台风这么大从未见过,谁也没有想到!行头虽是我们私有财产,但我们绝不能让你们赔,只是几个职工意外受伤,我感到很对不起他们。他的眼睛里闪出了泪花。

  第二次见到六龄童是我在绍兴第二医院内科实习时,六龄童的儿子小六龄童来住院了,分在我管的病房。我一开始很兴奋,心想这下可以近距离接触明星了。可是,我在进行各种检查后却感到忧心,小六龄童患的病在当时医疗条件下有点棘手。那时小六龄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对自己的病情并不了解。平时常捧着一只小巧玲珑的收音机走来走去,那时这台半导体收音机可是我们绍兴从未见过的稀罕物,据说只有省里的大领导才有,六龄童化重金、费大精力弄来给儿子解闷消闲,足见其爱子之深。

  第二天六龄童来探视后与我在办公室交谈,说起儿子的病情他面露忧色:到现在为止,他的孩子中只有这个儿子是继承他事业的,而且很有灵气、肯用功学习,现在得了这种病,不知道该怎么办?我劝慰他:医学研究日新月异,总会有希望的。

  后来没过几天,六龄童的夫人从上海匆匆来绍,将孩子转院到了上海。此后,我们未再联系。

  (作者系绍兴三院退休医生)


浙江老年报 往事 a0006 忆往年与
六龄童的两次相遇
2016-10-18 浙江老年报2016-10-1800007;12961596 2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