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老年大学:
用互联网思维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鄞州老年大学:
用互联网思维破解教育公平难题
本报讯(记者 王卓琳 朱永红 通讯员 王洪卫) “我是第一批享受到这种福利的退休老同志。”国庆假期结束,宁波市鄞州区的马伟力又可以回到老年大学学习电子琴了。像他这样的情况,要是搁在以往,入学的可能性只有两三成。
原本居住在镇海区的马伟力一直“徘徊”在老年大学门口,三年不得入。移居至鄞州区后,两地的情况也都相似。每到报名季,校门口上百个老人彻夜排队。马伟力作为移入本区的退休者,成功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尽管采用了不同专业、不同对象分期分批报名,却仍是老的学员出不去,新的学员进不来。”鄞州老年大学校长谢刚金说,“教育公平很难实现”。
老龄化日益加深,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只会加剧,怎么解决?虽然是老龄工作领域,但互联网思维、大数据技术也进入了校园,谢刚金说:“浙江省作为互联网发展的大省,老年大学也可以用互联网思维解决问题!”
2011年,鄞州区老年大学系统与老干部局系统开始着手数据库平台的建立,将老同志的信息搜集入库。同时,联合电信、移动等网络运营商进行调研,对老同志所在家庭进行互联网使用情况摸底。2014年秋季,鄞州老年大学网上报名系统在全省率先开发成功,并于2015年春季招生时投入使用。
马伟力无意中看到网上发布的这则消息非常意外。报名那天,马伟力夫妇等候在电脑前,时间一到,一键进入报名页面。简单方便的操作,姓名、出生年月、课程,几分钟内两人都全部成功!一个学习电子琴,一个学习健康养生。首次运行,新学员的比例达到48%,比过去提高了35%。
这一晚,鄞州区老年大学的门口不再人头攒动。老同志们在家或自己、或在子女的帮助下,点点鼠标就报上了名。马伟力事后回想:“感谢机会公平地分给了每个老年人。”
而到了今年,新老学员的人数基本上达到对半开的水准。校长谢刚金感慨,互联网思维真神奇!
(相关评论请见今日A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