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3版:乐智

你这话说得
我们慌兮兮

  你这话说得

  我们慌兮兮

  本报记者 罗瑞斌

  上周末,和一位同在杭州的老乡碰了个面。聊天中,他说起近期发生的一让他慌兮兮的事情。

  “我们开会讨论一个方案,关于之前经理提出的一些修改思路,我们指出了其中的一些弊端,经理也认可了。”朋友说,但会开了大半,经理因要见一个重要客户要退席。

  这可把朋友和他的同事急坏了,因为方案最终需要经理来敲定,于是他们赶紧询问方案该如何修改。

  经理则莞尔一笑:“刚才你们都批判过我的思路了,我得好好检讨,方案你们看着改吧!”

  批判、检讨,这两个字瞬间击中了在场人的小心脏,纷纷表示会上言论并无对领导的不恭。

  听罢,经理则又嫣然一笑说:“你们想多了,有空你们查查这两个词的原意吧。”

  对于“批判”这个词,我们现在的理解往往带有恶意批判,甚至含有人身伤害的意味,所以朋友他们感觉慌兮兮是有道理的。

  然而查了几本词典后发现,“批判”的本意是再正常不过了,其意是对错误的思想或言行批驳否定。

  经理的思路有错误,朋友他们给予指出,便是对错误的否定,该经理用“批判”二字也是最正常不过的。

  “检讨”也不是一个什么“恐怖”的词,其意指对自己的过错作出反省或者自我批评,也就是对自己错误的反思,这也是无可厚非的词语。

  但是我们平时也把这个词想歪了。“我总觉得是犯了很大的错误,甚至违法犯罪了,才会用检讨这个词。”朋友说,所以经理用这两个词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在说反话,以表达对下属的不满,大家不得不震惊。

  看来,平时多注意学习,空时多翻翻词典,不但能减少误会,还可以减少“惊慌”。


浙江老年报 乐智 b0003 你这话说得
我们慌兮兮
2016-08-16 12927827 2 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