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乐活

愿我也能老得这样成功

  愿我也能老得这样成功

  本报记者 罗瑞斌

  7月22日,湖南卫视一档名为《我们来了》的真人秀节目亮相荧屏,赵雅芝、刘嘉玲、莫文蔚等女星构成了耀眼的明星阵容,这其中,年逾六旬而容颜不改的赵雅芝无疑最受瞩目。

  媒体和网友纷纷用“驻颜有方”、“女神依旧”等词汇形容她。

  对于这些词,我们感觉都是为赵雅芝量身制作的,但这些词用来形容范冰冰似乎不合适,因为范冰冰年轻,美是理所当然的,似乎赵雅芝的美丽是脱离年龄而存在。

  这类评价背后反映的不仅是我们对美貌的严格要求,还有潜藏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对“老”的恐惧和排斥。

  年轻人的歧视

  很多年轻人有着这样根深蒂固的观念,“老了就不美了,老人无法像年轻人一样”,更有甚者认为“老人本来就要安于不美的事实,本来就不应该和年轻人一样”。

  在这样的观念驱使下,年轻人看待老年人的眼光中就滋生出偏见,甚至歧视。

  记得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饭,当时电视里正在放着一位50多岁男明星的新闻,虽然该男星的容貌比同龄的普通人年轻很多,但还是能看到不少岁月侵蚀的痕迹。

  这时朋友家30多岁的表姐说了一句:“你看,再怎么保养也没有,老了就是老了,何必瞎折腾呢?”

  言下之意已很明了,老了就要接受这个现实,就是要安于老态龙钟,就不能再去和年轻人一样追求美,充其量只能养养生,追求一个“鹤发童颜”。

  朋友临近退休的妈妈听了这话后,大为不悦:“你的意思是,年纪大了,就干等着老死,干等着别人伺候,就是不能美了。真当要笑死,年老只是无法阻挡时间的结果,并不是意味着失去像年轻人一样享受生活的权利。”朋友妈妈冷笑道。

  朋友妈妈这段话,我当时差点要鼓起掌来,谁说“自从一入老年后,从此美丽是路人”。

  骨子里的恐惧

  很多人有着这样的歧视,动不动就是“老了还去瞎折腾”,甚至称呼老人为老头子、老太婆,其实这样的人骨子里是厌老的,甚至对老化有一种恐惧。

  在杭从事多年老年模特教学工作的汪珍珍对此深有同感,这在一些学员的子女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遇到过好几个人反对自己妈妈走模特,有一位大姐的女儿反对得特别厉害。”汪珍珍说,为此她特地约了她女儿出来见面,“她女儿40刚出头,反对的理由是模特就是年轻人的专利,老年人跳跳广场舞可以的,模特是不能碰的。”

  为了纠正这个观点,汪珍珍没少费口水,后来发现那人其实有着一种恐惧。“她自己很害怕老,平常梳妆时,对于脸上的皱纹特别关心,万一多了条鱼尾纹,自己会难过好一阵子。她告诉我,她不敢去想以后老了的事情,感觉老了就是不美了,就是不能像年轻那像享受生活了。”

  自己害怕老,害怕老后不得不安于老去的事实,失去很多快乐,故而自己在年轻时,也是以这样的标准要求周围的老人,“别折腾了,这是千百年的规律,就这样活着就可以了。”

  自己不但不试着去打破歧视,然后仍旧用这样的歧视去看着旁人,这又何等“悲哀”呢!

  成功地老去

  对于眼中这样的歧视,骨子里的这般恐惧,社会也发酵出很多概念,比如有“美魔女” 一词用以形容外表远比实际年龄年轻的老龄美女,因此很多人也以整容的方式复制年轻容貌来应对老化,制造年轻身体与老年身体的对立,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失去了老化时的那种从容。

  对此,很多学者提出“成功老化”的概念,以降低罹患疾病的危险,维持良好的认知与身体功能,主动参与一些社会活动等来面对老化。

  其实,由本报承办的旗袍模特大赛上的很多参与者有意无意地走着这条“成功老化”的道路,这对于我的触动很大。

  “不要有老了就得好好待在家的错误观念,也不要只是在容貌上下功夫,身体注意好,适当参与一些运动,比如舞蹈、瑜伽等等;也拓展一些社会活动,和朋友一起旅游、一起聚会,自己想要的就去做嘛,坦坦荡荡,就这样慢慢变老呗。”大赛参与者、今年60岁的王小红说。

  坦坦荡荡,倾听内心的声音,不以复制年轻时的容貌为应对老去的对策,就这样从容地走下去,这何尝不是一种美好,愿以后我也能这样老去!


浙江老年报 乐活 b0001 愿我也能老得这样成功 2016-08-16 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20;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16;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17;12928443;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21;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22;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23;浙江老年报2016-08-1600024 2 2016年08月1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