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声里的流金岁月
喇叭声里的流金岁月
“再说这岳元帅与兀术交战到七八十个回合,兀术招架不住,被岳爷钩开斧,拔出腰间银锏,耍的一锏,正中兀术肩膀。兀术大叫一声,掇转火龙驹,往谷口败去,见路就走。”
单田芳先生的评书声从随身听的喇叭中辐射开来,充斥着整间屋子。
“爷爷,你怎么不用耳机,音质很好的。听喇叭里传出的声音,太闹,多不舒服啊。”沈舟望着爷爷沈福喜,很是不解。
“我们上年纪的人很喜欢听喇叭里的声音,你们小孩子不懂,这里面可有着我们年轻时的岁月。”沈福喜笑了。
本报记者 罗瑞斌
大喇叭的期盼
沈福喜的话并非是搪塞孙子的戏言,喇叭对于沈福喜那一辈人来说,的确是难以替代的角色。
“现在有电脑、电视机,可以看新闻、电视剧等各种节目。我出生在湖州的农村,我们年轻时能接触到的发出声音‘电器’,只有装在村子里的三四只大喇叭。”今年65岁沈福喜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每天固定时间段喇叭会响起,国家大事、革命歌曲、样板戏会从喇叭中传出来。
有时候,村干部将村里的一些重大事宜通过大喇叭告知村民。除此之外,喇叭中没有过多的其它声音传出来。即使这样,每当喇叭响起的时候,沈福喜和村里的年轻人仍旧兴奋不已,竖起耳朵听喇叭中的节目,哪怕所播放的歌曲他们已经听过多遍。“那时候文娱生活匮乏,所以仅有的这几项节目也让我们感受到不少欢乐。”
到了70年代末,喇叭里面的“花样”也相应的多了起来。“小朋友,小喇叭开始广播啦!”这是下午4时,大喇叭里开始传出的一段小朋友的脆亮声音,紧跟着是一位老人的声音,字正腔圆,语调活泼,听起来非常舒服。
“这就是孙敬修爷爷给小朋友讲故事的节目了,他讲过《西游记》《神笔马良》等故事,非常引人入胜。因此下午4点,成了我们大院里的青少年和小朋友每天都等着盼着的时间点。”家住杭州今年60岁的李钰琴说,节目中的故事是大家都没有接触过的,所以儿童节目也就没有了年龄限制。
小喇叭的快乐
80年代初,装在屋外的大喇叭开始退出大家的视线,取而代之的是放在家中的“无线小喇叭”——半导体收音机。这个能发出声音的小匣子,同样带给收听者很多美好时光。
“那时候广播里的歌曲不单单是红歌了,开始有校园歌曲了,后来还有台湾那边的歌曲,比如《外婆的澎湖湾》、《酒干倘卖无》等等。” 李钰琴说。
这些歌的出现,让李钰琴和小伙伴们“惊呆了”。“居然还有这样的歌风、唱法,还那么抒情、动听,因此我们那时候整天盼着小喇叭里多放几首这样的歌。”李钰琴说,这也让她更加喜欢家里的“小喇叭”了。为了体现喜爱之情,她还会定期用抹布给收音机“保养”一番。
1982年,李钰琴第一次见到收录机,这也让她一直记忆犹新。院子里的男孩子们拿着一台8080收录机,放着音乐,跳着时髦的舞蹈,帅呆了。但是院里大人因嫌声音吵而责骂他们,所以男孩们一般会到公园里、西湖边去跳舞。而女孩子比较保守,所以只能过过眼瘾。
“起初那些收录机基本是走私品,往往男孩子手里提着这么一台‘洋货’,走路都会很神气。”李钰琴说。
放不下的“你”
慢慢的随着电视机的普及,收音机、收录机这些“小喇叭”也逐渐谢幕了。但是年轻时,喇叭所带来的美好回忆却不曾式微,老人们也用着自己的方式怀念着。
其中,广场舞里面或多或少有着对喇叭的“执念”。“我们在公园里跳广场舞,当音响里的大喇叭放出音乐时,除了音乐本身的节奏感让我们兴奋之外,音响本身也给我们很畅快的感受。”今年61岁的王淑琴说,就是因为经历过只有通过喇叭听歌曲的年代,所以至今仍旧放不下喇叭。
同样,沈福喜钟情听喇叭中流出的声音亦是同样的道理。“这样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就是因为年轻时,喇叭给我们带来很多快乐,这也是年轻人不能理解的原因,毕竟我们爱喇叭的背后是不可复制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