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乐活

毛巾中看不中用
小脸最爱是手指

  毛巾中看不中用

  小脸最爱是手指

  本报记者 周瑜

  洗脸,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细碎小事。但此事关乎面子,似乎又不可小觑。

  这不,最近网上有一则帖子《为什么北方人用手洗脸,南方人却用毛巾》在朋友圈爆红,引起了众多讨论。这是继“豆腐脑咸甜之争”、“冬至汤圆水饺之别”后的南北差异新话题。

  那么,该怎么洗,才对脸好?

  用什么洗脸

  和性格也有关

  “洗脸用手还是用毛巾”,网上的说法是,一般南方人习惯用水浸湿毛巾洗脸,而北方人多用手洗脸后再用毛巾擦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有人说因为北方严寒天气会冻硬毛巾,有人说跟自然环境有关,北方缺水,搓毛巾怕浪费水,还有人考据到了部队行军等军队文化。

  其中,有一种有意思的说法,洗脸方式体现性格差异。直接用手洗脸的人,往往动作更快,性格豪爽麻利,而用毛巾搓脸的人大都比较细致耐心。

  为了验证这种说法,我做了一个男女各20人的小调查,对象包括南方人、北方人,上到70岁,下至18岁,发现确实用手洗脸的人大多比较心急,洗脸速度也比较快。而南北方的差异,在这个40人的调查中似乎不明显。

  过度清洁

  皮肤喊救命

  在调查中,我也发现,现在的洗脸方式早就不拘泥于用手还是用毛巾了。海绵、洗脸巾、洗脸仪,这些更多的洗脸工具被引入,超过一半的女性表示,早就不用毛巾洗脸了。

  “毛巾洗脸难以掌握力度,容易用力过度,对脸部肌肤造成伤害。而且,手的温度符合体温、皮肤也更光滑细腻,对脸上的摩擦更少。从这点上讲,用手洗脸优于用毛巾洗脸。”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专家邬成霖教授说。

  对于现在热销的洗脸仪等“神器”,他认为日常洗脸无需所谓的深层清洁。我们的脸上有一层皮脂膜,起着保护的作用,过度清洁面部,只会破坏皮肤的天然屏障——这也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得皮肤病的原因。皮脂膜破坏,轻则造成皮肤干燥、瘙痒、重则过敏,长痘长疹,得脂溢性皮炎等。

  为什么有些人的脸越洗越干净、越洗越通透?无他,温和不刺激,用对方法而已。

  “日常清洁用温和性的洗面奶足以。”邬成霖说,面部皮肤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每时每刻都在合成一种天然的“高级美容霜”保护皮肤,而且它略呈酸性,有强大的杀菌护肤作用。

  因此,偏碱性的肥皂会破坏它的保护,洗得太“干净”反而会刺激皮脂腺多多“产油”,最后脸变得难以收拾。

  对于水温,邬成霖也有建议:老年人用温水洗脸最合适。虽然有很多冷水洗脸促健康的说法,但对老年人而言,洗脸水太冷,容易造成反应性血压升高,水太热呢,又会刺激皮肤,造成皮脂膜剥离。

  近7成人

  不会正确使用毛巾

  邬成霖说,自己多年的习惯就是用手洗脸后,用毛巾轻轻压脸,擦干净水珠,“不擦干脸,让脸上的水分自然风干,这点也不可取,容易带走脸部水分,让皮肤更干燥。”

  既然洗脸还是要用到毛巾。那么对于毛巾的使用,有何讲究,对此,作为医生的他也有话要说:很多人毛巾用得久了,感觉毛巾滑滑的,那是因为上面沾了油脂,洗不干净了。“有些皮肤病也是因为洗脸工具不干净造成的。”

  这个说法与中国家纺协会的调查不谋而合。中国家纺协会曾在5个城市进行过一次毛巾使用习惯的调研活动,结果发现,65%的受访者不知道毛巾的正确使用方法,35%的人有时脸部会有轻微瘙痒,却不知道可能是毛巾引起的。

  因此,不同的毛巾擦洗人体不同的部位,是正确的使用方法,这是为了防止一个部位的正常菌群进入到另一个部位而引发疾病。除了要分开用,毛巾还要常换常杀菌,多清洗、多晾晒,最好还是3个月或者半年一换。


浙江老年报 乐活 b0001 毛巾中看不中用
小脸最爱是手指
2016-06-07 浙江老年报2016-06-0700019;浙江老年报2016-06-0700016;12889081;浙江老年报2016-06-0700020;浙江老年报2016-06-0700021 2 2016年06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