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护卫队 守好居民的嘴
嘉兴有一支以老干部为主力的食品安全自治小分队
舌尖护卫队 守好居民的嘴
本报讯(记者 王卓琳 通讯员 李少杰)在嘉兴市南湖区解放街道凌塘社区,有一支“舌尖护卫队”,时刻关注社区食品药品的安全卫生情况,为居民的健康生活撑起“保护伞”。这其中,老干部人数比例高达40%。闲不住的他们就近在社区学习、活动,围绕社区“四就近”发挥自己的能量。
说起这支队伍,要从68岁的队长任静珍开始。曾在国企任党支部书记的她,有着丰富的领导经验,更重要的是有热心肠。谁家下水道堵了,房子漏了,孤寡老人要买菜做饭了,大伙都会想到她。
而任静珍所在的凌塘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周边有300多家小餐馆、外卖店,食品安全的监管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2013年3月,任静珍与社区40余名居民自发组织了“舌尖护卫队”。
成立初期,护卫队发现来自河南信阳的从传芳在社区附近流动卖煎饼,无固定摊位,既影响社区卫生,又不利于进行安全监管。同时,护卫队又发现了一个秘密——从传芳15年来无私地照顾着嘉兴的一位孤寡老人钱某,靠煎饼摊供一双儿女读书。
于是,任静珍主动联系社区,帮助从传芳申请到了固定摊位。从传芳说:“有‘舌尖护卫队’帮忙,我才有了摊位,定时定点卖鸡蛋饼,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现在人们对吃得安全越来越讲究,我也更注意卫生清洁了。”
“煎饼摊事件”是护卫队成功处理的第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既解决了问题,又帮助了当事人,赢得了居民的信任。2014年9月,队员们还将此事编成小品,自导自演在周边社区演出了近10场。
有了“舌尖护卫队”,社区的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以前小饭馆里的熟食直接摆放在门口,用一个老旧的电风扇吹赶苍蝇。如今商铺老板也懂得用透明塑料罩遮盖起来。社区内有家油条摊,此前墙上到处是油渍,现在铺了塑板,也整洁了不少。
护卫队成立两年多来,老干部们发挥了基层食品安全宣传员、监督员和信息员的作用。据统计,他们参与督促、整改、取缔的不规范经营食品行为已有20多起,社区卫生环境也比两年前有了明显进步。
此外,由护卫队中的老干部们所组成的社区老干部帮忙团则又是一道闪亮的“银色风景”,他们积极开展帮贫扶弱、便民服务、民意收集等志愿活动,自发成立“守门护院队”等正能量自治小分队,受到居民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