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衡的幸福哲学:
别把自己看得那么老
本报记者 唐佳璐 通讯员 王英寅
家住杭州翠苑一区的王衡今年10月刚过了他100岁的生日。家庭和睦、子女孝顺的他也成了邻居羡慕的对象。
这天,刚走到老人家门前,就看到一位精神矍铄的长者从屋内走出,看上去最多也就是80多岁的样子。“王老,我们向你讨教养生秘笈和你的幸福哲学来了。”陪同前去的助老员刘秋兰说。
原来,他就是今天采访的主人公。
“你们来了,我刚想给隔壁邻居送点水果。”老人笑呵呵地说,“快请进。”
王衡的幸福哲学:
别把自己看得那么老
不把自己当老人
说到自己的养生方法,老爷子挺配合。“我啊,简单说来就是合理饮食加锻炼。”不用细问,王老就自己开始更细致地解说了。
其实,王老的食谱和一般老人也差不多,早上五谷杂粮配牛奶或者稀饭;中午米饭和荤素菜合理搭配,少吃红肉,多吃鱼类和蔬菜;晚餐吃面条之类的软主食,每次都是八分饱。另外,每天上下午各吃一次水果,种类多样。
说到锻炼,王老有点小郁闷。“我96岁之前啊,每年只有一天早上不锻炼,就是年初一。因为前一天春晚看得迟了。”王老说这话时认真的语气,把大家逗乐了。
96岁之前,王老每天早上4点起床,坐公交去西湖边打打太极拳,练练剑,风雨无阻。近两年,因为担心他的身体,家人不让他去那么远锻炼了,他就每天坚持绕着社区走上一两圈。
“她刚刚陪我绕圈回来,老是要陪我,我又没那么老。”王老说着指着二女儿许海兰,一脸的不服输。
要说到有什么爱好,王老最大的爱好就是关心时事热点了。一说起最近的国际大事,王老是娓娓道来,什么巴黎恐袭、ISIS、缅甸大选,真是一下子就打开了话闸子。
“我父亲啊,就是我的国际关系课老师,今天和我聊聊中东,明天聊聊拉美,我本来不太懂的,现在也蛮了解了。”二女儿许海兰说,“父亲天天看新闻、读报纸、听广播,所以天下大事很清楚。”
专属的“营养师”
“她照顾王老可真是尽心尽力啊,社区里好多人都羡慕王老有这么孝顺的女儿。”助老员刘秋兰说。女儿许海兰连说这是应该的。许海兰一退休,就住到父亲家照顾老人。
王老夏天喜欢穿凉爽、透气的衣服,女儿一有空就坐车去专门的店里给老人买全棉的汗衫和裤子,每一次都用肥皂手洗,避免洗衣粉对老人皮肤的刺激。
王老喜欢吃玉米和面条,许海兰就变着花样地做,既照顾到老人的口味,也注重营养均衡。“玉米萝卜排骨汤、玉米烙饼、瘦肉玉米粥、青菜肉末汤面……我女儿的手艺是很棒的。”对于女儿的拿手菜,王老说起来是如数家珍。
王老现在每天都要午睡,醒来,女儿都会给老人喝上一杯亲自榨的水果汁。为了照顾好父亲,许海兰还自学养生知识,努力把食物做得有营养。“药补不如食补嘛。”
“以前外孙也常来住的,最近刚结婚,就来得少了。”王老说,“孩子们还都是挺孝顺的。”
王老除了女儿许海兰外,还有两个儿子,分别在北京和美国,事业有成,媳妇也很孝顺能干,每到节假日都会专程赶回来看望老人。
最爱夸别人
“其实,我父亲这个人心态很好,也挺好照顾的。”许海兰说,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这么多年了,她基本上没见过他和别人有什么争执。“别人对他的好,他都记着,一有机会,就不停地夸。”小刘就是他经常夸奖的对象。
“没错,小刘很能干的,他们都羡慕我有这么贴心的‘干女儿’!”一听到我们在说刘秋兰,王老立马开始夸奖起来。
原来,作为助老员的刘秋兰,每周会去看望社区的离休干部和鳏寡孤独老人。有天去王老家的时候,正巧看到王老在念叨,他好几件衣服,料子很好的,要不是衣角破了,要不就是款式有点过时。王老觉得扔掉有点可惜,但是又不能穿破衣服。
刘秋兰对针线活还有点研究,就顺手帮着改了一下。
“其实很多都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没想到,王老一直记着呢。”刘秋兰说,现在,王老逢人就夸,她都有点不太好意思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