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3版:乐医

“点点滴滴”抗生素

  “点点滴滴”抗生素

  本报记者 王卓琳

  一个早晨,门诊部来了六个病人,老老少少,年纪最大的83岁,最小的6岁。其中,5个主动要求挂盐水,这在农村诊所已是常态。

  11月16日至22日是世界首个提高抗生素认识周,主题为“慎重对待抗生素”。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全球首份抗生素耐药性的监测报告,称抗生素危机将比上世纪80年代的艾滋病疫情更为严重。据统计,我国人均使用抗生素的剂量高达美国人均量的十倍之多。

  近日,由于江苏省的新规,除儿童医院,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消息,又将这积久成疾的“老话题”重新拉回公众的视野。殊不知,滥用抗生素在中小城市及农村更为触目惊心。

  六岁的孩子输了五天液

  走进杭州市某区小镇上的一家诊所,两间屋子,外间是医生的问诊室,里间是输液室,十来张靠椅沿墙而设,西南角摆放着一台电视机,专供病人打发漫漫的“点滴”时间。

  早晨8时左右,里间的输液室已有两名病人,一老一少吊着瓶。

  小孩童童,今年6岁,持续两天发烧38.5度。妈妈便带着童童来到这家小诊所。

  诊所的经营者何医生,原是某乡镇医院的院长。何医生说,一般情况下,他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配药,但也有病人自己要求要挂盐水。

  童童的妈妈便是其一,不放心孩子发着烧,想着挂盐水能好得快些。是日,已是童童输液的第五天。童妈说:”巩固巩固,别又犯了。”

  上午9时半,一位小男孩琪琪也在妈妈的陪同下前来就诊,同样是感冒。经过检查,何医生说:“配点药吃吧。”说毕,走进药房,取了阿莫西林及止咳糖浆。

  在农村,头孢、阿莫西林都是治疗感冒的常见药品。琪妈拿起药盒看了看,说:“不需要挂盐水么?”

  “情况不是特别严重,不需要。挂点盐水好得快,随你们的。”何医生回复道。琪妈说,还是挂一点吧,好得快,免得影响学习。

  抗生素是个啥 我们不太懂

  最近,天气突变,不少老人、小孩都患上了感冒。按常规,病人感冒发烧是否需要输液应进行血常规的检验。如今,大城市的门诊病人在就诊时,医生都会提前做验血的要求。

  “农村基本没有施行。”何医生说。

  上午10时,童童右侧的钱老太结束了挂水。83岁的钱老太,咳嗽已有大半个月了:“镇上人民医院配的药不管用,也不肯给病人输液,我只好到诊所来看病。”

  这家何医生的小诊所,在这个小镇上已存在20多年。乡民与医生都互相熟悉,看病时偶尔还能闲拉家常。几分钟后,钱老支付了两瓶“盐水”的钱,共计155元。

  乡民们认为输液治疗又快又好。一个早上下来,何医生诊所的输液室里,便坐着五位病人挂着瓶。一位45岁的王先生因为最近身体疲乏,便到何医生处补“葡萄糖”,对于抗生素是什么,王先生表示不清楚。

  “假如一个小孩感冒高烧肺炎,不输十天八天液是不肯罢休的!大家主动要求输液,在这里蛮普遍的。”王先生说。

  找社区医院“代输液”遭拒

  除了农村诊所,城市社区医院的输液问题也出现了矛盾的现象。

  3月,金女士皮肤过敏,到一家大医院就医,医生开了三天静脉注射的抗过敏药。第二天,她到社区医院代输液,却遭到拒绝。

  社区医院工作人员解释,如果病人是在其他医院所配的盐水,需要进行评估是否可以代输液;中成药点滴,一般都不行;直接在社区医院就诊,就可以根据病情进行输液。

  青霉素投入使用70多年后,出现了危机。中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2013年中国使用16.2万吨抗生素,48%为人用,超过5万吨被排放入水土环境中。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学教授刘润辉说,抗生素滥用、抗生素环境污染的真正危害在于加剧细菌耐药性。一旦广泛耐药发生,将发生“无药可用”的险境,即使是剖腹产等常规手术,患者死于手术的风险亦将倍增。

  尿中同时能测出六种抗生素

  观察小诊所的就诊人群分布,以老人与幼儿居多。

  近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对上海、江苏和浙江的1000多名8至11岁的儿童人群进行抽样调查,其尿中抗生素的生物监测证实,这三个地区的儿童普遍暴露于多种抗生素。

  其中,实验室通过连续收集、分析随访儿童的晨尿发现,1种以上抗生素在尿中被发现的频率为58.3%,至少两种及以上抗生素或抗生素类别在尿中同时发现的频率分别为26.7%和23.5%。

  复旦大学课题组认为,江浙沪地区儿童普遍暴露于低剂量抗生素。这种状态可能加重细菌耐药,从而威胁临床治疗。

  此外,研究还从儿童体内检测出临床已经停用多年,但在环境和食品中也经常发现的抗生素含量。

  据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发布的调查《各流域中抗生素的排放密度》显示,广东、江苏、浙江地区成为抗生素污染的重灾区。尤其在浙江省的农村,规范迫在眉睫。


浙江老年报 乐医 b0003 “点点滴滴”抗生素 2015-11-25 浙江老年报2015-11-2500006;浙江老年报2015-11-2500007;浙江老年报2015-11-2500008;4076714 2 2015年11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