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不胜收的马鞍岭
美不胜收的马鞍岭
“如鞍山势本天然,芳草葱葱簇锦鞯。问路欲迷层嶂口,盘云半绕大江前。松声夜月轻摇辔,竹影斜阳远着鞭。却笑塞翁多得失,青林白石自年年。”这是明永嘉场英桥二都(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新城村)王毓《马鞍岭》诗。
马鞍岭,两峰对峙,形似马鞍,遥遥望去,犹如一条花岗岩石色的大锦缎铺展在马鞍的背上,岭亦因此冠名。底岭下溪流潺潺,野草葱绿,环境优雅。
古道马鞍岭,曾有悠久的人文历史。相传明代,倭贼频扰,沿瓯江而上,结伙抢掠,民怨载道,哀叹惊鸿,于是,四乡团结,八方支援,奋起抗御,望烽烟为号,挞倭寇遁逃。登上马鞍岭背顶,山岭东西往来。岭西是御史桥村,岭东为底岭下村。农工劳作,樵薪采蔓,商贾贸易,特产销运,必跨斯道。
马鞍岭曾是解放前革命活动的地方。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中共永嘉县委领导下,永统环中心支部曾在马鞍岭古道一带抛头颅洒热血,开展地下活动,该村进步青年谢益旺在1947年加入党组织,以木匠师傅身份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积极开展减租减息斗争,组织农会,为发展党员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马鞍岭矿山资源优美,岭上蕴藏的白土,与永嘉小京岙的黑土配置土坯烧碗,烧出来的碗色白质好,畅销市场。马鞍岭下的温州东陶面砖,质量上乘,名闻遐迩。美不胜收的马鞍岭,传达着如此凄美动人的传奇故事,定然使人心情神贻而留恋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