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时事

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经济新常态”、“两只鸟论”、“双引擎”,这些新词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层出不穷,它们究竟是什么含义,跟大家的生活关联几何?本报今起开设设“政策大讲堂”专栏,和你一一分享。

  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1月10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学派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经济学流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在供给学派基础上发展出新供给主义,主张通过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让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才能提升经济的潜在增长率。

  如果将需求管理比喻为“西医”,新供给所强调的供给管理更像是“中医”。“西医”可以救急,但副作用大。中医疗法如文火慢煮,综合施治,需要把握火候,引出的味道也更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强调在供给角度实施结构优化、增加有效供给的中长期视野的宏观调控。未来我国推进新一轮经济改革,应从国际主流的需求管理“西医”方式,更自觉、更积极转向供给方面的改革创新,防止对“西医”过度依赖,采用“中医为主、西医配合”的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疗法。

  面对经济持续下滑,我国没有再出台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而是简政放权,连续下放行政审批权,探索设立自由贸易区,激发市场内在活力,都能看到新供给理论的影子。 据新华社


浙江老年报 时事 a0003 何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5-11-20 4077223 2 2015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