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7版:乐心

一边“剁剁剁” 一边“买买买”

  一边“剁剁剁” 一边“买买买”

  本报记者 王杭晨

  近日,据匈牙利专家一项涉及三万多人的数据分析显示,“买买买”属于强迫性购物,在具有代表性的成年群体中,总患病率为4.9%,大学生、女性都是高危人群。表现为:买了什么不重要,购买的过程才是“爽”的根源。所以即便事后肉痛,也无法做到“剁手”。

  一年一度的“双11”花钱盛会,让我们感受到了国人的购买欲到底有多旺盛。一方面网购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因网购引发的困扰也随之而来。那些一边喊着“买买买”,一边哭着“要剁手”的朋友们,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滋味真不好受。

  对钱包的考验之路

  道险且长

  今年“双11”淘宝天猫交易额数据达912亿元。而近日,网曝今年双11退货率也不小。

  一个自称因太多非理智购物而变成了强迫性购物症患者的网友,在网上分享了一篇文章分析自己的购物心理:真正让我们买买买个不停的,其实是买到东西那一刻的满足。在外包装被拆开时,闻到新鲜塑料味时,启动新机子的电源时,很多人能够体验到新鲜物质带来的亢奋感。但是很快,我们就会陷入“拥有”的困境,不管这东西价值50元还是5000元,对我们来说其实都是一个多余的东西。

  “这不至于是心理疾病,是一种冲动。”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老年睡眠障碍科主任赵明学说,这是冲动带来的痛快,“买也是痛快,退款的过程也是一种痛快。年轻人有追捧的心态,而中老年人就是图便宜的心态。大家都买,我不买,好像亏了。”

  赵明学认为,有些人的购买欲超过了自己的消费承受能力,这不可取。但如果他们购买的东西,符合自己的生活需要或经济状况,并不属于强迫性购物范畴。

  “其实我一向是主张消费的。就像TVB剧里说的那样‘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实在需要,实在喜欢,那就得买,别把自己逼死了。”赵明学说。

  你需要的“防剁手”指南

  赵明学认为,消费是人的本能。但是,人们很容易在互联网宣传的诱惑之中丧失理智,所以合理管住钱包和欲望就变成一件重要的事。

  我们可以试着在购物高峰时段找点别的事转移注意力,比如看看电影、跳跳舞。总之,就是让自己减少购物时间,但又保持愉悦。

  另外,将钱用来做些稳健的投资,由于有资金封闭期,能有效克制“剁手党”的购物欲。

  现在的支付渠道非常多,虽然很方便,但却体会不到钱包一点点变少的感觉。所以我们可以记账,看着钱一笔一笔花出去,每月的盈余越来越少,一些对钱比较敏感的人还是能悬崖勒马的。

  “最重要的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前做个购物规划,切勿贪图便宜囤积无用的物品。有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多买少买都是适合的。”赵明学说。

  网购衣鞋的诀窍

  在网上买衣服或者鞋子很容易买大或买小,这是因为网上的尺码和实际尺码不太一样。由于网购不能试穿,所以买衣服和鞋子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详细身材尺寸。

  购买衣服时,肩宽、袖长合适最重要,很多外单上衣是欧版,袖子偏长;另外,不要只看腰围,臀围合适才最关键。

  其次,看产品照片。选择有实物拍摄产品照片的商家,因为经过处理的图片无法看清产品的真面目。如果产品还有很多的细节图,就能进一步了解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

  判断鞋子是否正品,首先,可以对比鞋型,两只鞋放在一起,看形状是否一致。接着可以看胶线,一般无论是使用原厂材料组装还是仿鞋加工都是不可能达到原厂水准的。

  再看内部针车线,把鞋垫拿出来,看线的车距是否一致,可以用于鉴别是否为组装鞋。再来就是中底板,一般假鞋用的材料都较脆硬,容易断裂。


浙江老年报 乐心 b0007 一边“剁剁剁” 一边“买买买” 2015-11-18 浙江老年报2015-11-1800006;4073901 2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