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乐富

抗战纪念币走俏
背后的红色收藏热

  本报记者 王杭晨

  近来,在全国各大银行的门口,人头攒动,人们排起的长队,把人行道都挤得水泄不通。究竟大家在抢购什么呢?

  原来,大家争相购买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纪念币。记者了解到,随着全国各地各种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广泛开展,红色收藏热再度崛起,不少红色藏品更是跻身世界各大拍卖行,成为收藏界热捧的娇子。

  “毛泽东概念”一枝独秀

  在浩若烟海的红色收藏品中,最受收藏界热捧的,首推毛泽东概念的藏品。毛泽东同志是中国近现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大书法家。与毛泽东同志有关的藏品,无论是珍贵的油画、手迹,还是后人精心制作的限量复制品,都已“奇货可居”。

  这一趋势其实可以追溯到20年前。1995年,著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在嘉德秋拍以605万元高价成交。至此,红色收藏开始大放异彩,一发不可收。

  此后,陈逸飞的《黄河颂》在2007年的嘉德拍卖会拍的4032万元天价;两年后,嘉德春拍中沈嘉蔚的《为我们伟大祖国站岗》拍得795.2万元人民币高价。2013年,吴作人作品《战地黄花分外香》更是高达8050万元。

  今年,中国嘉德2015春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专场中,李可染作于1976年的《井冈山》以2800万元起拍,经过几十次的激烈竞价,最终以1.1亿元落槌,加佣金后成交价达到1.265亿元,创李可染在中国嘉德拍出的最高成交纪录。

  收藏界权威人士认为,“毛泽东”概念的走红,除了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之外,更多的是将毛泽东概念的藏品看作一种象征,其中蕴含了对伟人的崇敬以及对以往岁月的无限眷念。

  限量复制品异军突起

  近年来,随着绘画原作、手迹等稀缺藏品的数量急剧减少,红色收藏的热点,正转向表现红色题材的限量复制品上。限量复制品虽然年代并不算太久远,但因其质地上乘、做工精良,且限量发售,加之价格适中,因而正成为收藏界引人注目的新星。

  记者了解到,一套1944年晋察冀日报出版的《毛泽东选集》,之前在旧书店不过5元、10元的价格,目前的成交价已达21.28万元;一张发行价仅8分钱的《毛主席去安源》邮票,目前市价已达1500元;文革期间曾大量发行的海报《伟大的长城》,市价也已经突破万元!

  说到这儿,很有必要提一下我们杭州的两件宝。一件是都锦生丝织厂1969年出品的“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大幅织锦画,当年的价格不过一二元,目前市面价格居然达到了10万元!

  另一件是由浙江省文化交易所2013年首次发行的真丝织锦邮币典藏版《毛泽东诗词手迹》,它以中华名贵真丝为材料,采用先进的真丝织锦技术研制而成,并别具匠心地融入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纯银纪念章、纪念毛泽东诞辰珍贵邮票等作为点睛之笔,不仅充分展示了毛泽东诗词及书法艺术的感人魅力,集毛泽东的翰墨之宝、诗词精华与中华织锦、邮中珍品、纯银纪念等极具收藏意义的元素于一体。据记者了解,首发仅一年时间,该限量收藏品的交易价格,已比最初的发行价上升了一倍之多!

  综合来看,红色收藏已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潮流。随着毛泽东同志122周年诞辰的临近,红色收藏必定再起高潮。


浙江老年报 乐富 a0004 抗战纪念币走俏
背后的红色收藏热
2015-11-18 4074225 2 2015年11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