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写给女儿的信
陈晓、陈笛:
今年你们分别是15、13岁了,正在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特别是文化观、人生观,这些观念最后将影响你们整个人生的经历、幸福、价值……在此之际,我想跟你们交流一些我和你妈妈的想法、愿望。
首先,我要说,你们一生幸福是我们最大的愿望和指望,长大后你们做任何事情都应以是否让自己幸福为标准。整个中国社会,都以子女是否“孝顺”来评判子女的“好坏”,你们千万不要有这种包袱,我们真的不希望你们这样想。
说实在的,我和妈妈已经买好退休基金、医疗保险、投资基金,甚至也买好长期护理保险。总之,我们会在经济上做好各种安排,等年长后不用你们“孝敬”回报,我们不会成为你们经济上的任何负担。
我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担心你们不“孝顺”,而是我们太爱你们,太在乎我们成为你们的负担,你们的幸福是我们唯一的指望,这包括尊重你们长大后选择职业、选择男友的自由。相反,假如我和你妈妈没有自己的养老和医疗保障,而是将来完全靠你们养老的话,我们今天哪能让你们随便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男朋友?
等你们长大成家后,也希望你们教育自己的子女这样做,要一代代自己在经济财力上独立、自立,维护自己的尊严。
另外,我建议,选择怀孕、生孩子之前,你们必须问自己:是不是因为热爱小孩、热爱生命、热爱人之情才要怀子育女?如果你知道自己不一定喜欢子女,但出于养老需要而生孩子,那么,你真的对不起还没出生的子女,因为在他们还没出生之前,就被你赋予了终生的包袱。
这样做,对后代是天生的不公平。因此,因“养子防老”而生子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自私。当然,在金融市场出现之前的传统社会里,为了生存,“养子防老”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可是,到了金融市场已很发达的今天,还要靠“养子防老”,那就过于自私、过于对子女不公平了。
那是不是说,小孩长大后不应该照顾父母、关照看望父母呢?不是。他们对父母的爱护甚至抚养可以是自己自由的选择,但不应该是一种无选择权的责任义务。 陈志武
(作者为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