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亲情

30年重聚首
再忆邻里亲

  30年重聚首

  再忆邻里亲

  通讯员 杜亚娜 记者 楼嘉卉

  距离杭州求是村部分拆迁,已过去了整整30年。

  房子一拆,邻居四散。如今,当年的孩子已为人父母事业有成,当时的年轻人也已两鬓斑白。不过,30年的岁月并没有隔断他们之间的情谊。最近,原属求是村第6幢的31户居民在玉泉饭店重新聚首,举行了拆迁后的第一次聚会。

  原先,这幢老房子一共住了36户人家,这次活动,到了31户,年纪最大的90岁,最小的也过了40岁。有很多人已经离开求是村,甚至离开杭州了还特地赶回来;现场还有两户家庭从澳大利亚和美国发来视频,诉说自己的想念和对老邻居的祝福。

  “你们还记不记得住在15号的周家?”活动组织者之一的沈瀚,当年还只是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子。简简单单一句话,勾起了不少人的回忆。

  周家当年有一台美国原产的电冰箱,白色,流线型箱体,单门,还有冷冻箱。在那个年代,这可是真正的稀罕物。整个求是村,也就这一台。所以,领居们常会将自己家的食物寄存到周家的冰箱里。王家的鸡蛋、李家的水果、陈家的牛奶,应有尽有。

  “我家经常把西瓜放进去。”

  “我家的牛奶也经常放在里面。”……

  83岁的黄祯地说,这场聚会让那些逝去的记忆又回来了,感觉人都年轻了不少。“原来大家的住房紧张,十几平米的房子要住着七八口人,还是公用卫生间,但大家都相互体谅。老人退休了帮忙照看邻居家的孩子,下雨了就帮忙把别家晒在露天的被子收进来。邻里之间从没有拌过嘴、吵过架。”

  一直到晚上,几个现在扔住在求是村的老邻居还津津有味地聊着这次难得的聚会,根本停不下来。


浙江老年报 亲情 a0006 30年重聚首
再忆邻里亲
2015-11-04 4059636 2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