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7版:乐心

湖滨公园“降噪令”实施后
老人多转战其他公园

  湖滨公园“降噪令”实施后

  老人多转战其他公园

  本报记者 王杭晨 楼嘉卉

  湖滨公园的“降噪令”已实施大半个月了。上周六,记者来到湖滨公园,发现整体确实安静了不少。以前,湖滨二公园至五公园的沿湖步行道,每天都有几十组民间表演队,现在大概少了一半。但也有拖着音响、拿着话筒大声唱歌的人,还有些人不知道“降噪令”。

  很多人不知道降噪令

  一走进湖滨公园,记者就听到尖锐的刺耳声。循声走去,原来是一位大妈正在用音响换音乐。当记者询问大妈是否知道湖滨公园实施了降噪令时,大妈表示没听说过。

  操着一口东北口音的刘大妈告诉记者,自己是新杭州人,平时就爱在西湖边唱唱老歌。

  “降噪是指其他声音吧?我觉得如果把唱歌跳舞都给否掉的话,那老年人还有什么娱乐。”刘大妈说。

  刘大妈认为,公园就是让人娱乐的地方,“有很多人喜欢看我们唱歌跳舞呢”。

  一路数过去,记者遇到了八九处“声音源”,唱越剧、跳交谊舞、玩乐器,形式多种多样。热闹点的地方围满了人,里三层外三层;有些则一个人唱独角戏,他们大多随身携带音响设备,有的还不止一个。

  为“抢地盘”早早就到

  同样的,今年63岁的何阿姨也不知道“降噪令”,只感觉最近来唱歌的人少了一些。

  何阿姨是诸暨人,因女儿嫁在杭州,这四五年来,每个双休日她都会来西湖边唱越剧。“原来下面也有场地可以唱歌,后来城管来管了,现在只有上面可以。”

  何阿姨告诉记者,由于场地的限制,很多老年人因为“抢地盘”而争吵。有些人则干脆不来了,退出湖滨公园,“转战”到运河边等其他地方。

  “地盘要靠自己‘抢’,来得早就‘抢’得到,今天早上四五点,我就把音响和凳子搬过来了。”何阿姨表示,自己喜欢声音大一点,所以她和老伴搬了两个大音响过来。

  湖滨公园城管告诉记者,湖滨公园是一个特殊的位置。沿湖步行道大概宽六米,在步行街上唱歌跳舞会阻碍游客通道。如果表演队不阻碍交通,声音不是特别大,就没有关系。否则,他们就会上前提醒。

  群“音”荟萃天天上演

  “西湖边都开始降噪了,运河边是不是也可以整治一下?”最近,55岁的王阿姨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说自己每天早上,深受“噪”扰。

  王阿姨住在杭州市江干区,从阳台望出去,就能看到京杭大运河。最近,王阿姨的心情却越来越烦躁。“晨练的人越来越多,声音特别响。”

  据王阿姨描述,早上6点多,各种声音就轮番登场了。

  “先是一个男人练嗓子的声音,‘咦咦咦’‘啊啊啊’的,穿透力那个强啊。”王阿姨说。

  之后,就是二胡、笛子等各种乐器的演奏声,各路“神曲”也是少不了的。这样的群“音”荟萃几乎天天上演。现在,她早上都不敢开窗,但还是效果寥寥。


浙江老年报 乐心 b0007 湖滨公园“降噪令”实施后
老人多转战其他公园
2015-11-04 浙江老年报2015-11-0400006;4058354 2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