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1版:健康头版

“跑马”圈人 越圈越嗨

  “跑马”圈人 越圈越嗨

  本报记者 王杭晨

  气温12度;3万人参与;出发耗时约20分钟;全程完赛率接近95%,半程完赛率97%。

  上周日,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2015杭州马拉松在黄龙体育中心鸣枪。

  最终男女全程冠军都被埃塞俄比亚选手摘得,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享受这场一年一度的马拉松狂欢派对。

  在杭马的第29个年头,不仅仅有来自全世界各地的跑者,国内的名人大腕、体育圈的冠军选手、本地跑圈大咖都来了。

  刚上道的跑马者

  松仁,贵阳人,30岁,至今已有5次马拉松参赛经历,他有个愿望:在有生之年跑遍全国的马拉松金牌赛事。

  今年,是松仁的首个杭马。

  问起为何千里迢迢来杭州跑马。松仁说,有二个原因。一,拥有29年历史的杭马今入围金牌赛事,更想尝试;第二,杭马完赛奖牌设计很有创意,极富地方文化韵味,堪称跑马者的珍藏佳品。

  跑杭马的装备,无外乎吃穿。大头是战靴——跑鞋,他选择的是有支撑和缓冲功能的中级型号,价格在1000元左右,压缩型衣裤,一件二三百,另外还有护膝、绑腿、护腕、腰包等小件。

  在跑马之前,松仁还专门进行了针对性的夜跑训练、拉伸,提前适应赛道环境。

  11月1日早上6时半,松仁到达黄龙体育中心,原以为来得太早,不料已经人山人海。做了拉伸,跟着旁边的黑人兄弟跑了几圈,松仁的准备运动就算完成了。

  7时50分,挤进起跑线。万事俱备,等待开跑。

  松仁说,本次杭马唯一的不足是起点的安排,黄龙体育馆门口并不算开阔,几万人挤在一起,摩肩接踵,跑者做不了大幅度的赛前准备活动。

  8时,从黄龙出发,看着浩浩荡荡的跑马队伍、热情的观众、温馨的志愿者,松仁第一次对喜欢跑步的人数有了直观的感受。

  那天,淅淅沥沥下着雨,两小时跑完半马,全身已湿透。

  不过,还未完赛即发奖牌,这让像松仁一样的跑者少了些许期待。即使这样,松仁依然期待来年的杭马,愿能见证它的“三十而立”。

  “听说集齐十二胜景图案的杭马奖牌,便可召唤神龙,我信了!”松仁说。

  从解放鞋到专业跑鞋

  叫了那么多年的“杭马”,这项赛事前身之一的名字,你一定会有些陌生:“中日西湖桂花马拉松赛”。

  1987年10月11日,为庆祝浙江省和日本静冈县缔结友好省县关系5周年,浙江省体育部门和日本静冈县日中友好协会联合发起举办首届“中日西湖桂花马拉松赛”。比赛起终点的紫云饭店门前,彩旗高挂,鲜花盛开。

  下午1时30分,54名日本静冈县运动员与我省600多名运动员,随着发令枪声奔腾而出。他们沿着杭大路,向保俶路挺进。那次的冠军是28岁的帅小伙郑加利,用时2小时47分,他的个人最好成绩是2小时28分14秒。此后,他还曾5次代表浙江省赴日跑马。

  28年过去了,郑加利再一次回到了杭马。只不过,已经57岁的他不跑全程,改为小马拉松,参赛热情一点不减。“一回杭州,就被这里的跑步热情重新感染。虽然好多年没跑了,不过底子还在,这次跑了前几名。”

  因忙于工作,暂别马拉松界多年的郑加利再次参赛的契机,是一群热爱跑步的年轻人。

  年轻时,郑加利在永康市组建了一支长跑队,先后带队参加了全国马拉松大赛,在永康当地小有名气。后因工作调动,长跑队解散。

  “前段时间,永康热爱跑步的小青年在网上找到我,把我拉进了一个100多人的微信群,我很久没关注跑步事业,发现现在热爱跑步的人居然那么多。他们向我寻求跑步经,问我能不能跟他们一起跑,我这才决定再次参加马拉松。”郑加利说。

  穿上专业的跑鞋,带上精良的装备,郑加利再战杭马。他笑谈:“我们以前可是一双解放鞋跑天下。”

  谈起多年后再次跑杭马的感受,他感叹,变化实在太大,不仅仅是沿途的风景。

  “那时候跑马拉松,纯粹是为了比赛,观众也没有那么多,现在的孩子跑马拉松大多带有娱乐性质。”郑加利说,看着杭马的变化,就感觉是在看杭州的变化。

  “明年是30周年,我会继续参加,回去好好练,明年争取跑全马。”郑加利说。


浙江老年报 健康头版 b0001 “跑马”圈人 越圈越嗨 2015-11-04 浙江老年报2015-11-0400015;浙江老年报2015-11-0400016;浙江老年报2015-11-0400017;4059543 2 2015年11月0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