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乐动

刘义夫:三垛河伏击战大获全胜

  ★血洒战场★

  刘义夫:三垛河伏击战大获全胜

  刘义夫 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1944年8月参加革命,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杨庄保卫战、三垛河伏击战、兴化战役、鲁南狙击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等。1976年转业地方工作,曾任湖南省株洲苎麻纺织印染厂党委常委、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离休。

  1944年的时候,活动在苏中地区有四股力量:新四军、国民党军、伪军和日军。“国民党军消极抗日,日伪军无恶不作,而新四军遵守纪律又积极宣传抗日,给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当地就有‘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的说法。”刘义夫说。1944年8月,刘义夫非常荣幸地加入了新四军苏中军区第一军分区江都独立团。

  第一次生死考验

  1944年11月15日清晨,日军石川中队及伪军赵军山部300多人,偷偷窜到江都县杨庄,抢掠老百姓的粮食和物资。江都独立团团部获悉后,迅速组织部队向杨庄攻击前进。

  “我们正在吃午饭,放下饭碗就出发了,连续猛跑了五六公里路。一到杨庄,还没好好喘口气,先占领阵地的日伪军就向我们开枪,逼得我们马上投入战斗。”

  刘义夫说,当时大家都奋勇当先地冲向敌人,完全不管呼啸而过的子弹。特别是老红军团长林辉才,看到八连机枪手栾厚芝中弹后,拿起机枪就向敌军猛烈扫射,打得敌人纷纷应声倒地。

  由于只顾拼命杀敌,战斗结束后,刘义夫才发现军帽被敌军射穿了两个小孔,所幸没有伤及皮发。“这是我作为一位革命战士,经历的第一次生死考验。”

  这次战斗共击毙日伪军近60人,老百姓的粮食被抢回来了,不过江都独立团也牺牲了19位战士,这让刘义夫深感悲痛和震惊。

  三垛河巧设“口袋阵”

  说起印象最深刻的战斗,还是三垛河伏击战。

  1945年春天,新四军六师十八旅旅长刘飞决定,在江苏高邮县(现为高邮市)新庄以东三公里的三垛河打一场伏击战。

  根据作战部署,主力五十二团在三垛河北岸设伏,作为战斗的骨干;刘义夫所在的江都独立团由团长林辉才率领,埋伏在三垛河以南,牢牢守住“袋底”;十八旅特务营由营长成建军率领,在三垛河以东埋伏,把守好“袋口”。

  4月27日天亮前,刘义夫所在的九连赶到了高邮三垛镇以东、三垛河南侧的刘家舍村埋伏。

  4月28日下午3点左右,刘义夫和战友们突然听到外面枪声大作,原来是2000多名日伪军钻进“口袋”了。

  连长一声令下,九连的百余位战士犹如猛虎出洞,冲向三垛河。“大家一口气冲到河边,只见敌人的两条汽艇和20多条大木船横七竖八地停在河心。有的日伪兵跳入水中准备逃走,有的爬到岸边的淤泥地里,陷了进去。”

  看到这一幕,刘义夫他们拿起手中的步枪、轻机枪向敌人猛烈射击,还不断投掷手榴弹。有些水性好的战士,索性跳入河中,和日本兵搏斗。

  最终,这场战役歼灭并俘获日伪军1800多名,还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战果十分辉煌。

  【记者手记】

  刘义夫现在仍担任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宣讲团特邀宣讲员,由于长期奔波演讲,刘老脸上的疲倦很明显。但说起自己的抗战故事,88岁的他马上来了精神。

  除了出生入死的惊险故事外,刘老左小腿和左肩胛骨处的两处贯穿弹伤让我触目惊心。老人倒很乐观,笑说:“每次打仗,都是抱定了为国牺牲的理想和信念,哪里会想到能活到现在,还坐在这里给你讲故事。”


浙江老年报 乐动 a0005 刘义夫:三垛河伏击战大获全胜 2015-07-29 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1;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2;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4;3959383 2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