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真相

徐秀敏:儿童团团长的红色之路

  徐秀敏:儿童团团长的红色之路

  ★火线穿越★

  徐秀敏 女,1928年生,山东乳山人。1943年2月参加革命,1944年8月入党。1959年开始担任杭州大学物理系党总支副书记、杭州大学物理系革命委员会主任、杭州大学化学系党总支书记。1983年10月离休。

  儿童团长机智报信

  1938年2月,日军大肆占领山东后,徐秀敏的老家——山东威海市乳山县夏村镇石村成了敌后游击区。当时,她还在读小学。1939年的一天,宋笑溪老师来到徐秀敏所在的小学校,成为她的班主任。她也是徐秀敏革命情怀的启蒙老师。

  1940年,学校组织了儿童团,徐秀敏被选为儿童团团长,别看她外表弱不禁风,却智勇双全。

  儿童团的一个重要任务便是站岗放哨。大人们在后院开会,徐秀敏他们则在前院里装作玩耍的样子,其实在偷偷观察四周的动向。“我们有个暗号,如果敌人来了,我们就唱歌,大人在里面一听到歌声,就可以从密道逃走。”

  1941年冬,敌人派了一支小队驻扎在夏村附近,随时准备进村子捉拿共产党员。宋老师特地吩咐徐秀敏,一旦看到有人背着枪进学校,就马上通知她。

  一天,全校师生在操场做课间操,眼尖的徐秀敏猛然发现大门那边进来4个背着枪的人,她急忙抄近道去教师宿舍报告宋老师。闻言,宋老师拉开抽屉,将文件与信件一同塞到早已准备好的布包里,转身夺门而出。

  敌人跟着校长来到宋老师宿舍,看着空空的房间,只能悻悻而归。

  勇敢跟随队伍撤退

  1942年,日军的“扫荡”越发严重。“那时,村里的干部是公开的,但不知身份是否党员。为了百姓的安全,村干部决定全村人进行转移,干部和百姓分开两路走。”徐秀敏也算是个“小干部”,便随着队伍翻山越岭来到鲁济山。

  第二天,忽然有敌人要来搜山,徐秀敏连忙跟随队伍下山。有人说,她是个孩子,混在百姓队伍里会更安全。徐秀敏静静地思考了一会儿,毅然决然地说:“我,跟你们走!”

  11月24日,敌人重点包围攻击马石山,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制造了骇人听闻的“马石山惨案”。马石山距离徐秀敏藏身的鲁济山不远,她将血泪吞咽下去,之后“马石山惨案”成了她在抗日宣传时必说的内容。

  入党谈话终身难忘

  徐秀敏来到区里工作时,不过是个14岁的姑娘。当时乳山县共分为14个区,她被分到第八区二中心小学任教。早上,徐秀敏当宣传委员,宣传抗日;晚上给民兵们上课。“讲台太高,我要是不搬个凳子垫脚,学生们都看不到我。” 徐秀敏笑道。

  区里的工作相对安宁,除了宣传与教学工作,徐秀敏还积极参加动员生产自救、减租减息、妇女运动等。到了1944年8月,16岁的徐秀敏破格入党。

  那时,一心想要入党的徐秀敏在接受党员谈话时,称自己的入党目的是抗日救国,没想到却被领导狠狠地训斥了。

  “领导说,你只说对了一半。中国共产党是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不奋斗或是奋斗一下都是不行的。我们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其根本动力就是有坚定的党的信念。”这一席谈话令徐秀敏终身难忘。

  【记者手记】

  初见徐秀敏的下午,我们一起回顾了徐老从儿童团开始的“红色之路”。从她口中说出的故事,或温馨,或惊险,或悲愤……不过,令记者颇为感触的是,徐老总是谦虚地强调:“我其实没做什么了不得的事,比我贡献大的人多了去了。”如此朴素的一句话,正是老一辈革命家们对党、对祖国赤诚之心的最好印证啊。


浙江老年报 真相 a0004 徐秀敏:儿童团团长的红色之路 2015-07-29 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9;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8;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21;3959373 2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