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乐居

潘振铎:鬼子枪口下机智逃生

  ★粉碎扫荡★

  潘振铎:鬼子枪口下机智逃生

  被逼抗日

  1938年9月,肖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率领东进抗日挺进纵队,来到冀鲁边区,司令部就设在乐陵县城,抗日救国运动开始在全县蔓延。当时,潘振铎的叔叔潘玉凯在乐陵县张桥区刘闫韩家村当教员。

  1939年,潘玉凯担任乐陵县六区区长兼区中队长,在4月的一次伏击战中,打死姚孙家据点的鬼子3名、汉奸5名。日军得知是潘玉凯带的队伍后,5月24日,集中了100多名鬼子、300多名汉奸,包围了潘家。当天,潘振铎正和爷爷、母亲以及婶婶在外赶集,幸免于难,但是奶奶和两个弟弟都被抓了去,一关就是半年多。

  1941年夏天,经叔叔介绍,潘振铎前往乐陵县抗日高小学习。不过日军大“扫荡”十分频繁,学校不得不每天换一个地方上课,一年不到,学校也办不下去了。

  1942年10月,潘振铎动身前往南皮县抗日县政府找叔叔,正式参加工作。

  叔叔牺牲

  1943年8月26日,由于日军“扫荡”,叔叔带着潘振铎转移到刘辛庄。但日军尾随而来,把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想来个瓮中捉鳖。

  当时,潘振铎和手枪班的10余人一起隐藏在庙中。没过多久,外面的战斗开始了,枪声、叫喊声让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潘振铎十分紧张。手枪班长递给他两颗手榴弹,说必要的时候可以杀敌保命。

  鬼子和汉奸开始在村里疯狂搜查,叔叔当时隐藏在厕所里,当几个日本兵搜到厕所时,迎接他们的是一梭子机枪,鬼子吓得掉头就跑。这时叔叔立马往外冲,当冲到东北角的大门时,鬼子突放冷枪,叔叔左胸前中了一弹,当即倒地。

  得知叔叔牺牲后,潘振铎痛哭不止,但由于情势危急,他不得不怀着悲伤的心情继续上路,将叔叔的后事交给其他战士来料理。

  虎口脱身

  叔叔牺牲后,潘振铎被调到三区当粮秣干事。一次,听说敌人要“扫荡”,潘振铎与粮秣助理员刘丙炎一起到刘八卜村侦查。第二天上午9点多,日军的“扫荡”开始了,游击根据地的村庄和附近的大洼成了目标,两人便分开行动。中午时分,潘振铎赶到北村的一个大洼中躲避敌人。没想到,敌人从四周包围住大洼,慢慢缩小包围圈进行“扫荡”,把大洼中所有人赶到一起审查。

  潘振铎身上穿着一件破棉袄,肩上背着粪筐,一副农民打扮。一个骑马的日本兵问他:“你是八路的?”“不是。”鬼子又问:“这里八路的有?”“不知道。”鬼子就叫潘振铎跟着他的马跑,并安排专门有人看管。

  晚上7时左右,到了于十卜村,鬼子在村头叫门没人应,潘振铎说自己爬房进去开门。他翻过小院墙头,又爬上房顶,正想逃跑时,突然一个汉奸从西边房顶走过来。潘振铎灵机一动,十分客气地让汉奸先下梯子,待他下到一半时,掉头就跑,先跳到猪圈房,再钻进枣林。当时敌人只顾着抢东西,潘振铎成功地逃脱了。

  【记者手记】

  虽然已经年过九旬,但潘老的记忆力却很好,回忆当年的往事,他非常激动,洪亮的声音在走廊间回荡。

  离休后,潘老写就了5万字的《革命回忆录》,临走时还将该书相赠。只见书中的最后一句是:我革命一生,两手空空,没有金银财富留给大家,望大家谅解,要想自己和家庭幸福就得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别无他路,这是我的最后遗言。

  潘振铎 1924年生,山东乐陵县人。1941年参加革命,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余姚县委委员、县公安局局长,萧山县(现萧山区)县委副书记、县长兼县政协主席,宁波专署公安处副处长,宁波电力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1983年离休。


浙江老年报 乐居 a0006 潘振铎:鬼子枪口下机智逃生 2015-07-29 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0;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1;3959380;浙江老年报2015-07-2900013 2 2015年07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