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穿越

张西华:教师炼成抗日战士

  ★粉碎扫荡★

  张西华:教师炼成抗日战士

  张西华 1914年生,江苏省丰县人。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江苏省丰县三区区委书记、丰县抗日政府教育科长、政府秘书等职。解放后,曾任世界工会联合会亚洲澳洲联络局缅甸研究组组长、局办公室主任、局机关党支部书记、全国总工会机关党委副书记、浙江文艺干部学校校长、浙江省文化局副局长。1983年12月离休。

  教师经历打下抗日宣传基础

  张西华19岁那年,进入了县立师范学校就读。“读师范学校不用交学费,并且伙食费公家出一半,这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再好不过了。”

  很快,张西华凭着过人的组织能力和诚实的作风,在同学中崭露头角。当时,县政府每月补贴每个学生2元钱的伙食费,都交由学生轮流管理。轮到张西华管理时,不但没超支,反而还有结余。“有一个月,人均只花了1元7角钱,大家还可以领到3角钱的结余。”张西华说,学生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1933年,张西华师范毕业后,被派到丰县徐庄小学当校长。“那几年的教师生涯,为我后来从事抗日宣传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张西华说。

  以《论持久战》为武器发展党员

  1938年初秋,中共丰县县委宣传部部长路光前找到了张西华,给他带去了一本《论持久战》。“路光前给我仔细地讲解了《论持久战》,使我懂得‘只有实行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胜利’。”张西华说,看书后内心找到了归属,对革命的胜利更是充满了信心。

  在路光前的介绍下,张西华来到了县立师范学校,参加了由共产党举办的“抗日训练班”,后被分派到国民党丰县常备队五中队第三分队当政治训练员。“我主要以《论持久战》为基础,向战士们宣传我党的抗日思想。”张西华说。

  因为工作成绩突出,1939年初,张西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后身上又多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发展党员。通过1年的抗日宣传,张西华在国民党常备队以及周围群众当中,秘密发展了30位党员,自己也光荣地成为了党支部书记。

  遇日军“扫荡”机智逃生

  1939年冬天,日本人连同汉奸对丰县进行了大“扫荡”。“凡是参加抗日的人要统统抓起来,共产党员更是他们的眼中钉。”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张西华在丰县马庄躲避了起来,家人则藏在离马庄不远的范庄一户农民家里。

  一天,张西华悄悄来到范庄看望家人。次日黎明,范庄村口响起了枪声,日本人对村庄进行搜查。安排好家人后,张西华沿着村里小路跑到了村外,刚跳进村外的壕沟准备躲藏时,发现沟里都是日本人和汉奸。

  幸好张西华反应快,马上又跃上地面向村里跑去,日军在后面紧追不舍。张西华沿着小路七拐八拐,躲到一户村民家的牲口棚里。“幸亏牛体型比较大,把我挡住了,才算躲过一劫。虽然死里逃生,但是我从未退缩,革命的意志也丝毫没有动摇。”张西华说。

  【记者手记】

  虽然张老已经101岁,但是在采访中,张老对于自己的抗战史里的大事件记得很清楚,讲得也仔细,这让我又惊又喜。老人家一口气聊了1个多小时,最后显得有些吃力。“你来采访我特别欢迎,可惜说久了身体有些吃不消,真是对不住你。”

  张老还借了几本书给我,让我好好读读。“年轻人要多多了解我党的抗战史,以及国家过去遭受的苦难与屈辱,才能更好地工作,为国家建设贡献一份力。”


浙江老年报 穿越 a0003 张西华:教师炼成抗日战士 2015-07-22 浙江老年报2015-07-2200015;浙江老年报2015-07-2200016;浙江老年报2015-07-2200018;3952394 2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