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穿越

王水林:辣椒炮弹熏敌营

  王水林:辣椒炮弹熏敌营

  ★机智作战★

  王水林 1917年生,浙江上虞人。1942年5月参加革命工作,194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淞沪二大队弹药手、新四军三支队副班长、班长、侦察队小队长、宁波漳小自卫队队长、浙宁奉中队中队长、新四军四支队连长、三野一纵队连长、华东荣军总校教养院政治指导员及协理员、浙江荣校一分校组织科长及副校长、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等职务。1980年11月离休。

  肠子流出来了仍继续战斗

  1942年,王水林在指导员王明的带领下开始参加抗日革命工作。在三江口(属于浦阳江流域)的一次战斗中,王明被打断了腿依旧坚持战斗,这给王水林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和影响。

  基于日军军备力量相对较强,我军武器装备较弱等特点,新四军灵活制定军事策略,统一安排作战计划。

  王水林说,日军都是在城镇里,新四军根据地建在山区。当时日军驻扎在宁波鄞县鄞江桥,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村里去“抢粮、抢鸡、抢女人”,对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新四军根据地下工作者提供的情报,随时掌握着敌人动向。有一次敌人向我军进攻,我军早已获悉敌人的行军路线,提前埋伏在敌人的必经道路上。

  王水林回忆说,当时那场战斗发生在山区,道路两旁都是低矮的小山,战士们躲在山石后面,计划从两边夹击敌人。敌人一出现,两边的战士端着机枪、步枪一起开火,敌军死伤很多,纷纷四散而逃。

  “身边的战士都是不顾性命地向前冲杀敌人,那种气氛和场面会带动每个人的激情。”王水林说,有个机枪手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肠子都被打得流出来了,还顽强地继续战斗。

  激烈的战斗场景并没有让王水林感到害怕,他说:“那个时候最希望的就是多消灭敌人,多缴点武器弹药回来。”

  辣椒炮弹奇袭碉堡

  1943年,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驻扎在宁波余姚的梁弄镇,王水林担任部队里的机枪手。

  日伪军在梁弄镇狮子山上建了一座碉堡,作为防御自卫基地,不定期对周围的村庄进行“扫荡”。

  王水林所在的新四军小分队决定对狮子山的敌军基地展开进攻。狮子山周围被敌军严密控制,有两道壕沟以及一道铁丝网作为防护装置,对于本来武器装备就差的新四军来说,更是增添了困难。

  新四军因地制宜部署策略,选择在深夜对狮子山碉堡展开进攻。可是日伪军武器装备先进,又占据有利地形,新四军连续发动几轮进攻后依旧难以攻破堡垒,而且损失也非常惨重。

  这时,战士们想出了新主意,拿来大量的辣椒,外面裹一层稻草,浇上煤油,点燃后作为武器发射到敌人的碉堡里。燃烧后的辣椒味混杂着汽油味,味道刺激猛烈,一时间日伪军堡垒内一阵骚乱。

  新四军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大了攻击火力,全面出击,终于在一番激烈的战斗后将敌军堡垒攻下。

  【记者手记】

  这位耄耋老人,数年征战沙场,历经战争的残酷。在山东的一场战斗中,王老被敌人的冷枪打伤,子弹进入右太阳穴穿过鼻梁从左眼出来,从此双目失明。

  当谈到后脑勺的那个伤疤时,老人说,那时战争太频繁,每天不是在跟敌人打仗,就是在行军的路上,受点伤甚至牺牲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老人风轻云淡地描绘着九死一生的场景,仿佛那时的一切都很平常。

  我们可能无法想像那个年代的战火硝烟,但从王老耐心而又热心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份坚毅、一份执着、一份沧桑过后的乐观与豁达。


浙江老年报 穿越 a0003 王水林:辣椒炮弹熏敌营 2015-07-22 浙江老年报2015-07-2200011;浙江老年报2015-07-2200010;浙江老年报2015-07-2200013;3952353 2 2015年07月2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