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头版新闻

养老大专班缘何叫好不叫座

  养老大专班缘何叫好不叫座

  本报讯 (记者 汪成明 徐小翔)“前三届养老大专班招生情况的确不乐观,每年报名人数都在减少,实际录取比例也一直未过半。”最近,全省成人教育招生即将开始,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副院长许虹有些纠结,养老大专班开与不开,似乎都成了“鸡肋”。

  许虹所说的养老大专班是2012年在省民政厅、省教育厅等多方牵头组织下,杭州师范大学开设的“老年服务与管理”大专班。3年来,这个被寄予厚望培养敬老院高层次管理者的“黄埔军校”却一直面临生源不足,录取比例偏低的尴尬。

  许虹告诉记者,第一届100多人报名,虽然对很多报考者做了长时间的考前针对性培训,但最后仅39人录取。该专业前三届共报名215人,录取93人,其中院长及中层管理29人,虽然每届都有零星本科学历者,但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了绝大多数。目前我省共有养老机构2236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1044家,民办养老机构1192家。也就是说,目前只有4%左右的养老机构的院长及中层管理者在读或已持有“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这样的办学规模与预想存在较大落差。

  按照当时省教育厅规定,杭州师范大学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属于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的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其他专业的录取比例都很高,唯独这个专业的录取率一直没有过半。”许虹感到意外,但又觉得情理之中。因为绝大多数养老院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的从业者,均是学历低、吃苦耐劳、白手起家的创业者,由于市场需求较大,加上政府的支持,他们的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期。尽管,大多数人都有接受管理提升的强烈需求,但由于自身知识层次所限,不少人始终无法跨越成人高考这个“门槛”。

  陈女士是杭州一家民办养老机构的院长,当年她满怀希望地报考了第一届养老大专班。“当时很认真地参加考前培训,积极性也非常高。”但由于年纪偏大,文化功底太薄,最终她没能通过成人高考的入学考试。之后,她就再没鼓起勇气去报考。

  省民政厅社会福利与老年服务处副处长贾纪刚表示,当时多部门联手开设此专业的初衷是提升养老机构院长级别管理层的实践技能及管理水平。但就目前情况看,花了力气却叫好不叫座。眼下,甚至在招生方面遭遇瓶颈。

  提升养老行业从业素质的理想如何与现实对接,相关部门如何及时调整对策,本报将持续关注。


浙江老年报 头版新闻 a0001 养老大专班缘何叫好不叫座 2015-07-20 浙江老年报2015-07-2000020;3947662 2 2015年07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