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时事

不远万里浙江情
回首万里同志的浙江足迹

  不远万里浙江情

  回首万里同志的浙江足迹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沉痛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十二届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原副总理,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万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5年7月15日12时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9岁。

  万里,原名万明礼,1916年12月出生于山东省东平县一户贫寒人家。1933年秋,万里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他在这里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1936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还创建了泰西抗日根据地。他作为新中国的城建开拓者的高效和任安徽省省委第一书记时开创的“土地分到户,包干经营”模式时常被人津津乐道。

  见证了宁波大学的诞生

  对浙江的建设发展,万里一直都是十分关心。他曾视察过浙江丝绸产业、出席宁波大学的奠基和开学典礼、敲定北仑铁路、为新安江大桥亲笔题词,还曾参观祝福了萧山航民村等。

  1984年12月,当时的世界船王、香港环球航运集团主席包玉刚爵士,决定捐资相当于5000万元人民币的外汇创办宁波大学。1985年1月,省政府批文同意宁波市政府关于筹建宁波大学的报告。

  同年9月,邓小平为宁波大学题写校名。1985年10月,宁波市政府举行宁波大学奠基典礼,万里和包玉刚等出席典礼。在摄于1985年的照片中,当时已是满头白发的万里,身着朴素的蓝色外套,手持铁铲,在奠基仪式上和另几位嘉宾一起为宁波大学填土奠基。另一张是摄于1986年10月,这张照片上,身着黑色风衣的万里,精神抖擞地坐在主席台。那次,万里是再次受邓小平委派,到宁波参加宁波大学的开学典礼。

  敲定北仑铁路推动当地发展

  宁波大学奠基活动结束后,10月29日,万里主持召开了加快宁波经济发展现场办公会,解决了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并成立了以国家部委领导为成员的宁波开发协调小组。

  此前,万里就对宁波的发展建设颇为关注。北仑铁路,接轨于萧甬铁路终点宁波南站,经过市郊、鄞州,从育王岭进入北仑,至北仑港林大山矿石堆场,全长35.5公里,在北仑区境内为13.6公里。它始建于1983年12月25日,于1985年12月建成试通车,1987年正式运行。

  据《葛洪升同志谈在宁波的工作》一书中的记述,时任宁波市委书记的葛洪升回忆,1983年9月,万里副总理到宁波视察,他与万里同乘一辆中巴去北仑港。车过邱隘后,他指着右边尚存的铁路路基向万里汇报说,这是原来是宁波到北仑的穿山铁路路基,“我们建议把这条铁路再修起来,通到北仑港区,这样浙江西部、江西省的一些物资可以通过火车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万里副总理只是看,没有吭声。” 随后,葛洪升又汇报说:“这条路迟早要建,现在修原有的路基不用征地,有些桥和涵洞的基础也可以利用。”据葛洪升在书中回忆,万里副总理听后,询问得知铁路长30公里,就表态说:“400万一公里,一年建成,你包干。”

  这条铁路的敲定及建设,对于宁波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观萧山航民村

  祝福“生活越过越好”

  万里曾任轻工业部第一副部长,他很关心浙江丝绸业的发展,1992年1月23日,万里赴尚未正式开馆的中国丝绸博物馆参观;1月28日,在时任省长葛洪升等人陪同下,万里又前往湖州视察丝绸企业。这一年的春节,万里是在杭州度过的,据《浙江年鉴》记载,万里等人于1992年2月2日,在杭州同省市党政领导及各界人士欢聚一堂,共度新春佳节。

  1994年,建德新安江大桥建成,结束了城区市民到火车站还需过渡轮的历史,当时,万里还亲笔题写了桥名。

  据新华社报道,1992年1月25日,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万里曾来到浙江首富村——萧山航民村,他一下汽车就望着航民实业公司的办公大楼问道:“这是一个村子?”在得到这是村办企业的答复后,万里听取汇报,问起了村里的生产情况,还特别问起了村民们的满意度。

  于是大家提议:请委员长进村看看。望着两旁崭新的楼房,委员长说:这里已不像是农村,而是城镇了。接着,委员长又到朱建庆、朱关友、朱国平三家“串门”。他饶有兴趣地观看了房屋的结构和室内的各种设置,脸上出现了灿烂的笑容。称许道:“你们村的生活水平都很高了。你们住的房子,一些省部级干部,还没有你们这么好呢!”

  万里在航民村逗留了近1个小时,离开航民时,他挥手向大家告别。刚到车门前,他又忽然转过身来,握着村党委书记朱重庆的手说:“希望你们有更大发展,祝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

  要吃米 找万里

  1977年,万里被任命为安徽省第一书记,在他的强力推进下,小岗村的大包干经验一夜之间在安徽全境推广,后来这个小村庄成为中国农业改革开放的一个符号。

  邓小平曾说,中国的改革始于农村,农村的改革始于安徽,万里同志是有功的。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曾说:“包产到户,万里第一。”人民群众则给予这样的褒奖:“要吃米,找万里。”

  万里语录

  “所谓普及大寨县,就是不仅要农业学大寨,连工业、财贸、文教、卫生都要学大寨,大寨有什么工业?有什么文化?据说中学生都没有几个,大部分是文盲,怎么值得全国学习?这样学法只能是越大越公越‘先进’。”

  “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过去批判过的东西,未必是错误的,必须在实践中加以试验,我主张在山南区进行包产到户试验。”

  综合人民网、钱江晚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公开报道资料


浙江老年报 时事 a0003 不远万里浙江情
回首万里同志的浙江足迹
2015-07-17 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06;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07;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08;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10;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11;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12;浙江老年报2015-07-1700013 2 2015年07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