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同学会也是30后家长会
60后同学会也是30后家长会
本报记者 苗露
毕业多年,回想当年同学间的故事,总是别有一番滋味。越是早年的同学,越是想念,同学会便成了很好的方式。不过,同学会常见,你有没有听说过带着家长参加的同学会?
同学会变成家长会
“我们这群同学想要再聚容易,但家长们基本都80多岁了,能见面的时间就少了,在大家都玩得动的时候聚一聚很有意义。”今年50岁的刘莉萍是这次 “家长同学会”的组织人之一。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初中同学聊微信时提到同学会的事。
刘莉萍在新安江读的初中,高中考到了金华。当时她所在的新安江中学81届初三(1)班是远近闻名的“尖子班”,面向全县招生。
“我们小学就有7个人考到同个班,大家之前都住得蛮近。”刘莉萍说,家长们也有不少是多年的老邻居,再加上孩子同在尖子班,总会互相交流,感情好得不得了。后来有些人随儿女到了别的城市,有些自己搬了家,聚会的机会就少了。
聊到这里,刘莉萍忽然冒出个想法——既然家长们这么久没见,何不借着同学会的机会,让家长们也彼此见见?于是,这别具特色的“家长同学会”便应运而生。
童年游戏乐翻天
确定了目标,刘莉萍就里里外外地忙开了。
她建立同学微信群,发出号召,立刻获得同学们的响应。同学会当日,大家搀着自己的父母来到会场。旧时的好友们相见,瞬间就红了眼眶;家长们更是感动,牢牢地握住彼此的手。
6月27日,上午参观新安江大坝,重走上学路;下午在会场做游戏,一整天的行程都充满了乐趣。踢毽子、跳皮筋、滚铁环、抽陀螺……一个个充满怀旧气息的游戏在会场大厅上演。同学们玩得不亦乐乎,家长们在一旁看着,也仿佛回到了从前。
“我们还有奖品,是怀旧系列的文具,像印有‘为人民服务’的背包、笔盒……”刘莉萍说,为了让老人们也能玩得尽兴,她特意设置了“击鼓传花”游戏。拿到花的人不一定需要表演,说说当年的往事,戳戳损友的软肋都是可行的。“我们还设立了一个‘爆料’奖,不少小道消息都是父母们爆出来的,大伙听得可乐了。”
那日,刘莉萍还特意邀请了隔壁班的两位同学,以及当时班级的5名老师参加。当年教英文的程苗香老师感慨地说:“参加过许多同学会,但带着家长来的,还是第一次见。”
而曾担任班主任的金柏松老师则很快与同学们打成了一片,玩游戏,唱怀旧歌曲,像极了“老顽童”。
“我们准备了50条红领巾和50条手帕作为纪念,每个人分别在自己的手帕上写上祝福,同学会结束的时候抽号,大家都能拿到别人的祝福。” 刘莉萍说,她希望能够把这个“家长同学会”一直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