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三十载 近乡情更怯
前天,画家晨晓回杭向父老乡亲交了一份“成绩单”
7月8日,一场名为《2015晨晓杭州符号》的个人书画展在杭州图书馆展览艺术中心开幕。画展主人是新西兰华人画家晨晓,一个地道杭州佬。
时隔26年回到家乡杭州,扑面而来的是沉甸甸的乡情,在家乡人面前,晨晓开口第一句就是道地杭州话:“回家的感觉真好!”上海亲友组团来了,诗人好友杨炼也不远千里助阵,一切都让晨晓感到温暖。上台讲到一半时,他竟感动得忘了发言词,展开折起的稿子,他憨笑起来……
当天晨晓一身深粉衬衫显得喜庆隆重,然而但凡走近他任何一幅作品,就立马暗淡了下来。相比之下,他的作品色彩冲击之强烈,远比他穿衣用色要前卫得多。
向家乡交一份“成绩单”
晨晓几乎使用纯色画画,大面积绿色、天蓝、大红、柠檬黄平铺直叙,用色的大胆、冲突,流露着随心所欲的洒脱感。就像杭州图书馆永久收藏的他的三连画《西湖印象》,分别将九里松、断桥、三潭映月以及苏堤、岳庙和六和塔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雅野为艳、灵气逼人的作品。
“这次画展很大一部分作品体现了杭州的风貌,因为我的艺术生涯开始于这座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虽然在新西兰,晨晓早已是以华裔艺术家身份进入西方主流画廊的画家,但回到家乡杭州,晨晓说自己是怀着忐忑的心情,像个学成归国的游子,期待家乡的一份“成绩单”。这种在乎源于一个游子还家时“近乡情更怯”。
好友杨炼谈彼此的“磁性”
1986年的一天,年轻的晨晓收拾起画笔,背上行囊,开始了他阔别故土26年的流浪。这也许是他一辈子最重要而正确的选择,他没有跟随当时出国热的大潮去向美国和欧洲,他选择了新西兰,一块上帝馈赠给人类的处女地,那里到处都是旖旎的自然风光。
与晨晓有着同样经历的著名海外华裔诗人杨炼作为画展学术主持出席,现场发言。“心手合一,不是技巧,恰是技巧。”这是诗人杨炼对于晨晓作品的褒奖。他们都曾经在新西兰生活过,20多年海外经历让他们彼此之间有了“磁性”。
“晨晓的作品像大海一样欢笑,是体会过眼泪、体会过阴影,体会过风暴后的欢笑,这片光明的背后有深刻的人生感悟。”杨炼毫不吝惜溢美之词,谈至高兴处,更是现场朗诵了自己的诗歌。
本报记者 徐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