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b0002版:乐心

人生即“仪式”
太讲究也不必

  本报记者 楼嘉卉

  这两天,28岁的杭州姑娘郑琳有点郁闷。上周六,她抽空带着老公、儿子去探望了年迈的奶奶,老太太欢喜得不得了,但还是少不了对小郑的一通埋怨:“你们也不多来看看我,邻居们都说很久没看到你了。”听了这话,小郑心里特别委屈。她说,因为工作忙,再加上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对奶奶的探望是没有以前频繁了,但她时不时地都会给老太太打电话问候一下。“而且,就算我不去,我爸妈也时常会去探望。怎么能说不去看她呢?”

  小郑不知道,其实,在奶奶心里,要的是一种四世同堂、承欢膝下的感觉。与父母的分开探望,总让奶奶觉得少了什么。

  小郑的同事小王是个90后,听了小郑的经历,她感同身受。小王说,自家长辈的讲究,那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小王一家一直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80岁的爷爷非常注重自己在家里的地位。“比如,爷爷的座位一定要是朝南的,那代表着一家之主的地位。除了爷爷,这个座位谁都不可以坐,就算他不在,我们也得空着。如果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一定要爷爷先动筷子,不然,谁都没得吃。”其实,小王也挺理解这种做法的,毕竟老底子就有这样的传统,可她总觉得,这在无形之中给爷爷塑造了一个威严的形象,让人觉得很难亲近。

  3年前曾祖母的去世,让小王对老人的“讲究”,又有了更深的认识。

  去世那年,小王的曾祖母已是97岁高龄。要不是因为摔了一跤,她很有可能会成为百岁老人。95岁之前,曾祖母的身体一直很好,耳聪目明、口齿清晰,记忆力丝毫不输年轻人。可即使这样,她还是担心她的身后事。“曾祖母总说,现在的年轻人太不注重仪式了,通常都是草草了事。她觉得,这不是她想要的。”所以,从93岁开始,她就开始教育子女,在自己百年之后要如何安排身后事、如何祭拜。“曾祖母甚至还自己找裁缝做了一套丧服,让家里人在她去世的那天给她换上。”

  在浙江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民俗学专家吕洪年看来,老一辈的这种讲究,其实就是“仪式感”在起作用。

  “现在的老年人大多健康长寿,年纪大了,小辈多了,辈分的问题就显现出来。所以,需要一些仪式和方法,来体现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体现晚辈对他们的尊重。”不过,吕洪年认为,虽然尊老爱幼、孝悌传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但如果老年人过分地追求“仪式感”,反而会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仪式感起源于庙堂文化,古时候,与祭祀、朝拜有关。“你想想,如果人还健在,却想着祭祀、朝拜的那一套,一直朝后看,这难道不是一种衰老的心态和表现吗?”

  吕洪年一直推崇“爷爷孙儿兄弟俩”的这种情感,他觉得,“能让孙子摸摸头皮、胡子,才是人生的最大乐趣”。“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节奏不一样,有时候,应该包容一点,别太讲究了。太讲究,反而达不到含饴弄孙的那种境界。”

  但也有专家认为,人一生就在仪式中完成,这是一种文化。出生有百日、周岁,孩童有成年礼,成人有婚礼,老了有寿礼,去世有葬礼。而且人越有年纪,就对这种仪式感越上心。比如在儿女的婚事上,有些儿女可能要在不同的地方巡回办两三场婚礼,都是为了满足父母对仪式感的追求。这是人生必经的过程,讲究一下无可厚非。


浙江老年报 乐心 b0002 人生即“仪式”
太讲究也不必
2015-07-08 3938061 2 2015年07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