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常青特刊

★战地天使★

凤玉华:“小老四”当上了卫生员

  “小老四”变成凤玉华

  安徽省无为县凤家坳是一个只有30余户人家的小村庄,凤玉华就出生在村里一户特别贫穷的农户家,没有正经的名字,大家都叫她“小老四”。

  由于家里实在困难,凤玉华5岁那年,被以10块钱的价格卖给了一户姓魏的人家做童养媳。

  1945年的一天,凤玉华和魏家婆婆起了冲突,正好被路过的姑妈看到了,就把她带回了家。当晚,她就和姑妈提起了新四军,表示自己要参军。“姑妈担心我,我就跟她说,为国而死,那也是光荣的。”

  没过几天,16岁的凤玉华光着脚,涉水越岭20多公里路来到了无为县东王家村新四军驻地,要求加入新四军。

  “部队领导看我还是个孩子,就告诉我当兵可是要吃很多苦的。”凤玉华伸出了因做农活而早已泡烂的手,表示自己不怕吃苦。

  入伍没几天,凤玉华就爱上了军队的生活。“后勤部给我安排了住宿,8人一间的小土坯房子,上下两层床铺,虽然简陋但很整洁。”凤玉华在后勤部工作,最让她开心的是,终于有了自己的名字。“部队的王教导员看我没有名字,就帮我取了‘凤玉华’,我的名字源于革命,这一辈子,我都非常珍惜它。”

  悉心救治伤员

  1945年,新四军七师七纵开赴无为县皖江地区,开展艰苦卓越的敌后游击战。新四军一边要正面狙击日本侵略军,一边还要经常受到伪军的袭击。

  作为新四军七师的一员,凤玉华奋不顾身地投身到一场场战斗中。当时她被分配到卫生队担任战地卫生员,虽然年纪尚小,但抢救起伤员来,她可一点都不马虎。

  每天面对送往驻地的各个伤员,凤玉华细心地处理伤口,夜以继日地护理着。

  “当时的战争是十分残酷的,新四军不仅在数量上敌众我寡,在武器装备上也是敌优我劣。”凤玉华回忆,“围剿”、搜捕新四军、共产党员是常有的事情,如果没有老百姓舍生忘死的掩护,自己早就“光荣牺牲”不知多少回了。

  凤玉华想起了1945年4月的一天,当时她正在王家村驻地处理伤员的伤口,突然伪军来偷袭,情况十分紧急,集体突围已经不可能了。凤玉华将一些伤员乔装成老百姓,分散到了村后山沟的密林中隐藏起来。

  亏得当地百姓的事先通知以及事后的巧妙掩护,所有伤员都成功脱险。

  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

  有空的时候,新四军七师的洪军医、陈军医还教凤玉华和其他小战士认字和学算术。“一根树枝、一堆沙子,就充当了笔和本子,从盘古开天辟地说起,老师们诲人不倦地教导我们。”回忆起此情此景,凤玉华无比深情。

  【记者手记】

  采访凤玉华老人是在一个下着绵绵细雨的上午,当我走进老人的家门时,她已等候多时了。如今86岁的凤老头发花白,一说话,从倔强的语气中就能听出战场对老人的磨练。

  当凤老回忆曾经的战争岁月时,整体思路都很清晰,从小时候一直到参加新四军,每一个故事、每一个细节,老人记忆犹新。那些岁月,在凤老看来,是人生的一笔财富。“不管是贫穷的家,还是充满亲情的部队,都给过我爱和帮助。”老人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浙江老年报 常青特刊 a0003 凤玉华:“小老四”当上了卫生员 2015-07-01 浙江老年报2015-07-0100018 2 2015年07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