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智作战★
颜景元:端起汉阳造毅然抗日
见证日本人的残忍
1938年,八路军一一五师(罗荣桓担任政委,陈光担任代理师长)挺进山东,开辟山东抗日根据地。这一年,颜景元11岁。“那个时候,一一五师驻扎在我们山东东平县常庄村,战士们每天早上帮村民们干活,却不拿大家分毫东西。”军民鱼水深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42年,日军在山东进行大“扫荡”,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有的投了伪军,有的加入了八路军。
颜景元也想参加八路军,可母亲却不同意。孝顺的颜景元只能带着母亲和弟弟,去了东北投奔外公。
到东北后,颜景元进入了一家日军占领的糖厂做苦工,工人们吃着粗糙高粱米配腌萝卜,动不动还要挨打。有一次,颜景元跟一个日本人擦肩而过,无端端挨了一巴掌。他刚想问“为什么”,旁人就推搡着他走开了。后来他才知道,挨这一巴掌是因为自己没有向日本人鞠躬。
更让颜景元愤怒的是,日本人不许生病的工人看医生,如果得的是传染病,立马就被赶出厂。东北的冬天有零下30多摄氏度,被赶出去的工人大多冻死在了外面。日本人索性就在门口的冰河上凿个洞,把尸体扔进去,顺水漂走。
“实在看不下去了,太残忍了。”反抗的种子就这样在颜景元的心里扎了根、发了芽。
参加民兵端起“汉阳造”
1944年,颜景元回到山东东平县老家,瞒着家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地下交通员,在两个村庄间秘密传送信息。
过了没多久,颜景元的工作慢慢从“地下”转到了“地上”——成为了村民兵队的一员。每个民兵都配有一杆枪,一次只能打一发子弹,可颜景元手里握的却是“汉阳造”,一次能连打五弹。“这是专门发给党员的。”他骄傲地说。
7月的一天,颜景元所在的一支民兵小分队巡逻时途径林马庄,正巧碰上100多名伪军从村庄里出来,带着从老百姓那里抢来的粮食。民兵小分队才十几个人,颜景元等几个党员带着大家埋伏在周围的一个小山头上。
“站住,我们是独立团的!”一听见“独立团”几个字,伪军们一愣。趁他们还没回过神来,十几杆枪就朝着伪军扫射过去。林马庄村的民兵们也跑上了村口的高楼,两面夹击,直打得伪军放下粮食,落荒而逃。
凯旋而归,老百姓为大家准备了白花花的高庄馒头。“在那个年代,能有窝窝头吃,就很不容易了。”颜景元说,除了吃的,每个队员还收到了一块新毛巾(民兵用来扎头用),常庄村民兵队也因此获得了堪比县城民兵队的美誉——二区队。
【记者手记】
颜老卓越的记忆力令我钦佩,每个细节都记得很清晰。“1944年5月5日。”问到入党的时间,颜景元说,这是他一辈子最幸福的日子。“那一天,我在屋外晒太阳,晒得身上暖烘烘的。我的入党介绍人走到跟前,悄悄地跟我说:‘你的入党申请批准了’。”
沧海桑田,当年的毛头小子已经成了有着71年党龄的耄耋老人。同去采访的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一直深深地烙在这个老党员身上,现在,单位里离退休的老人有个什么事,还是会习惯性地找他帮忙,而他的热心一如既往。